回到頂端
|||
熱門: 特斯拉股價 台股 鄭雨盛

蛇類 永遠悲情的反派角色!

yam蕃薯藤新聞/胡梓筠 特稿 2012.03.09 00:00
說到蛇,絕大多數的人都會皺起眉頭,因為怕被咬、因為牠有毒,民眾被灌輸很多蛇類的負面印象,即使有蛇神廟、或是經典小說《白蛇傳》的加持,為什麼大家還是對蛇「敬而遠之」?(圖/海洋生物博物館 李政璋先生提供,請勿轉載)
傳說中,人類始祖伏羲與女媧是半人半蛇的形態,蛇亦被稱為「小龍」,還被看作是龍的化身,所以在寺廟中,不時能看到神像腳踏蛇,排灣族更自稱其祖先是百步蛇;但也因為蛇類有毒的偏見已深植人心,即使只是普通的小蛇,民眾只要看到就巴不得能除掉牠,事實上,人雖怕蛇,但蛇更怕高大的人類。
如果不是侵犯到牠,蛇類絕少主動攻擊人類,而且台灣現存的40多種蛇類當中,真正稱的上有「毒」的,只有16種,但因為新聞、電影、戲劇都常用負面字眼在報導蛇,也因為不了解而產生很大的誤解,事實上生態專家反而說,如果在生活週遭看到蛇應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因為蛇類在食物鏈中是高階動物,牠們會出現,表示我們生活週遭,是生態資源豐富的自然環境。
其實不只是蛇,其他爬蟲類如蜥蜴、鱷魚...等,可能因為外表或是冰冷體溫,讓人們產生莫名的偏見和敵視,如果大家能對爬蟲類有更深入的認識,並以平常心待之,才不會濫殺無辜。
【專輯】捕蛇器拿金牌 人與蛇何時「勢不兩立」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