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娟基金會六月對全國廿二縣市的國小中年家長調查,發出一千一百份問卷,回收九百七十八份,調查發現,孩子在家中被賦予的家務前三名為掃地、洗碗及擺放餐具;以每週執行的頻率來看,最高為洗碗與擺放餐具,每週達五次、但每次不超過十分鐘,代表「洗碗大概只洗自己的碗」。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也說,一般家長多讓孩子從事掃地、拖地等簡易家務;煮飯、洗廁所等困難度較高的家事工作則較少讓孩子參與。
進一步分析,在教導孩子做家事上,有八成以上的家長會親自示範給小朋友看,但仍有部分家長認為「自己做比較快」,或「怕孩子越幫越忙」而不願意教孩子做家事。
林月琴憂慮,受少子化的影響,許多家長捨不得孩子做家事,當現代「慣寶寶」和「媽寶」養成長期仰賴成人代勞的習慣,容易造成對環境漠然,危機發生時察覺能力有限,也將影響獨立、自我照顧能力的發展。
她建議,四歲起就應該讓孩子參與家事,從簡單的擦桌子開始,小一前就可讓孩子協助洗碗、洗菜、削果皮等,逐步讓孩子從工作中學習觀察,增加應變能力;家長在教導上則應循序漸進,從親自示範、拉著孩子的手做一遍,到孩子做、家長在旁邊看,讓孩子從學習做家事開始,養成生活自理能力,進而遠離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