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除了原住民紋面傳統 你知道排灣族「手文」嗎?

NOWnews/ 2015.10.05 00:00
記者鍾佩芸/台北報導

相信大家都知道泰雅族有紋面傳統,但你聽過「手文」嗎?手文是排灣族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過去沒有文字記錄歷史,原住民靠口傳或手文訴說祖先的故事,男子刺文多在胸、背、手臂,女子則刺在雙手背上,對傳統排灣族人來說,接受刺文是榮耀,也是階級權力的象徵,不過這項傳統卻在逐漸凋零,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屏東縣來義鄉公所合辦來義鄉排灣手文展,明起至12月6日將於台博館展出。

屏東縣來義鄉可說是排灣手文耆老的故鄉,在屏東縣現存手文耆老中,來義鄉就占了3分之2,來義鄉排灣族青年陳文山在3年前拍攝鄉內幾位文手長輩,上傳網頁和臉書後獲得廣泛回響,為了保存這分文化遺產,陳文山隔年與其他有心族人組成志工,訪問21位手文耆老,並於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展出,台博館今年特別與文物館合作,策辦「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展示耆老手文珍貴影像、口述採訪影片及排灣族木雕人像等。

刺文就像服飾文飾、木雕圖案一樣,不同的家族、階級、身分各有不同圖案,是身分的符號和階級權力的象徵,來義鄉長竇望義指出,排灣族階級分明,不是人人都能刺上手文,必須經過耆老認可,且有身分、地位、榮耀,才能接受手文。這次與歷史悠久的台博館合作,竇望義稱「非常高興」,當初接獲合作消息後義不容辭、馬上答應。

台博館館長陳濟民表示,台博館是「很原住民的博物館」,許多典藏都來自原住民部落,且收藏的文物保存非常完整,「很多部落族人到典藏庫房看過後都痛哭流涕,因為他們很難想像,在部落裡看不到的文物,在台博館保存得這麼完整。」陳濟民進一步指出,除了保存外,如何發揚傳承才是博物館更重要的使命,這次手文展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在文化上的意義卻非常深遠,透過部落年輕人與耆老的投入,共同呈現手文的文化內涵,是他認為這次展覽最成功、可貴的地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