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有個人,他的淚珠總是緩緩滑落;過去78年只有過8滴,第9滴也花了11年半才成形,未來幾個月內隨時會滴下。
為了向學生證明有些東西看起來是固體但其實是液體,澳州昆士蘭大學教授帕奈爾(Thomas Parnell) 1927年加熱了一小撮瀝青,注入漏斗狀玻璃容器並且密封。1930年,漏斗封口被剪開,瀝青開始緩緩滑落。
第1滴花了8年,1938年12月才落到漏斗下方的燒杯。此後,昆士蘭大學持續這項實驗,第2至7滴滑落的時間依序是1947年2月、1954年4月、1962年5月、1970年8月、1979年4月、1988年7月。
第7滴之後,實驗加入了溫度控制的條件,使得滑落更加緩慢,第8滴遲至2000年11月28日才滴下,和前1滴相隔巳超過12年。今年5月,實驗人員透露第9滴即將降臨,現在到2013年隨時都可能滴落。
這次的第9滴所以引起注意,部分原因來自第8滴的遺憾。
2000年11月28日,第8滴趁沒有人注意的時候私自滑落,實驗人員正在高興進步的科技終能記錄滴落過程,卻發現設備出了問題,並沒有錄下影像。這次,他們宣稱已有萬全準備,保證全程捕捉珍貴影像。
其實,就算第9滴的滑落又沒錄到,人類也不必失望,因為漏斗裡的瀝青還夠滴上100多年,只要不嫌這個實驗無聊,總是有機會迎接每個下一滴。像帕奈爾教授,他死於1948年,過了2滴。
這個實驗真的無聊嗎?首先在哲學上,它試著證明事物之表裡不一:需要重擊才能敲碎的瀝青,其實是可以輕輕流動的。科學上,它證明固體也可以是流體,並且發現瀝青的黏度大約是水的千億倍。
藝術上,更有人發想為這個實驗唱起主題曲:《死之華》(The Grateful Dead)樂團的「世界之眼」 (Eyes Of The World)。可以是全世界迎接滑落的專注眼神,當然也可以是眼中緩緩流出的淚滴。
這個名為「Pitch drop experiment」的瀝青滴漏實驗,目前仍在昆士蘭大學由梅史東(John Mainstone)教授主持。2005年,他和已故的帕奈爾教授獲頒《搞怪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守護史上最枯燥實驗的心力獲得肯定。
影片是瀝青滴漏實驗現場的展示。[完整的影音請至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