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白鯨記 臺灣兒童海洋新傳說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7.28 00:00
【文/陳小凌】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現代臺灣的孩子,對海洋卻十分陌生。為此,由臺南出發、放眼全臺灣的影響‧新劇場,特別推出《白鯨記》,希望創造屬於臺灣兒童的海洋傳說。

編導呂毅新說:靈感來自於自然寫作先驅和海洋文學經典《Moby Dick》(白鯨記)。這齣戲從美國文學名著《白鯨記》出發,但不侷限於書中角色情節,主要在激發孩童對海洋的興趣和議題思考。

早在年16世紀以前,台灣西南部沿海有許多沙洲分布,在目前大臺南轄區以蕭壟半島(今佳里一帶)為界,形成台江、倒風兩大內海(即瀉湖)。

上古時期,地球最大哺乳類動物鯨魚,曾世世代代、前仆後繼來到牠們的「桃花源」─台江內海。17世紀荷蘭據臺時期繪製的古地圖,在台江一帶水域標註「t Walvis Been 」,翻譯為中文是「鯨魚骨」。臺語把鯨魚叫做「海翁」,骨(kut)、窟(khut)發音相近,臺語「鯨魚骨」也被翻寫成中文「海翁窟」。可能台江附近(包刮倒風內海),聚集許多鯨魚死後骨頭,因此又稱為鯨骨之海。

除了西南部沿海,臺灣東部發現的鯨豚,佔世界鯨豚種類34%,在在說明鯨魚與這片土地關係如此密切。儘管很多人認為臺灣形狀像番薯,但當年荷蘭人繪製海島臺灣圖,有的更像隻優游於大海的鯨魚。

《白鯨記》這齣戲講述一位嚮往海洋的男孩,有一天掉入書中世界,遇見追逐大白鯨的船長,於是展開海上冒險生活。男孩在旅程中與白鯨之間,譜出一段有如詩歌般,生命探索與成長考驗的傳奇故事。

呂毅新說,自己力圖打破時下一般人對兒童劇場幼稚膚淺的刻板印象,以幽默詩意,美感的展演手法,開啟兒童對自然、海洋與生態的對話。結合戲劇、音樂、舞蹈和動畫投影等元素,以象徵寫意方式,演繹水中生物及海底風景,並重現航海和捕鯨的驚心動魄過程。

劇中三位演員分飾多角,扮演現實與原著中所有角色,轉化物件成為舞台上生動道具。他們以現實與虛構時空交錯方式推衍劇情,串連創世神話、鯨豚傳說,及海洋生態素材,帶領觀眾進入海的汪洋世界。也融合海灘廢棄物的環保議題,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2016臺北兒童藝術節「影響‧新劇場」《白鯨記》將在7月29日至31日在水源劇場演出7場,歡迎大小觀眾一起來觀一場海洋戲。

圖說:白鯨記彩排。兒藝節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