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吃粥也能吃出名堂 粥賢書畫展

民生@報/陳小凌 2014.08.21 00:00
圖說:吳稚暉手扎張大千題。史博館提供。

【文/陳小凌】現代人喜歡「品」,品酒、品茶、品咖啡……,世界變動的速度太快,不由得提醒人慢下來,用心地感受生活。國立歷史博物館8月22日在四樓展出「粥會九十年--粥賢書畫展」,藉前賢書畫家懂得慢活樂趣,吃粥,都能吃出名堂。

史博館長張譽驣表示:粥會,是個富有創意的組織,由辛亥元老、書法大家于右任、吳稚暉、丁福保等人,於民國13年(1924年)在上海創立。一鍋熱粥,四碟小菜,便是粥會之開始。雖沒有任何宗旨和規則,但吳稚暉定下一個旨趣:「閒話家常,笑談古今」,成為粥友們始終追求的格言。

粥會深得老粥友于右任支持,招朋引伴加入。後李石曾、楊森、蕭贊育、丁慰慈相繼擔任粥會會長,大力經營之後粥會終至群賢畢至、冠蓋雲集,儼然形成另一種東方沙龍,引為當年上海詩壇之盛事。

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13年1月13日條載:「丁福保、吳稚暉等在上海始創粥會,自此成為文化人士之雅集」。此一粥集文會不同於一般,旨趣端在國之大老陳立夫,當年所寫下的八個字,「以粥會友,以友輔仁」。

民國47年,吳稚暉的學生狄膺在臺北,緬懷「丁吳高風」,與文物博物學家蔣復璁共倡在南海學苑,恢復粥會定期雅集,愛喫粥的文人雅士聞風而來,如粥長李石曾與鄭彥棻共鍋,于右任與楊森等大老聞香也同桌暢懷。

今年適逢中華粥會成立90周年,亦為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150歲誕辰,更是粥會名賢于右任逝世50周年,為了讓民眾理解文人雅集的另種意味,史博館將散存於國史館、國民黨黨史館、粥會總會館的前賢書畫、書劄、攝影、與冊頁規劃展出,藉以回顧此一團體的起伏變化和喫粥的雅文化。

藉由舉辦「粥會九十年--粥賢書畫展」,呈顯粥賢的書畫藝術和活動,希望讓觀眾深入了解喫粥的雅文化。展期至10月12日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