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奶奶」常是乳癌患者自嘲的用語,但不少人面對失去乳房仍感覺失落、沒有自信,甚至影響抗癌決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發起乳癌術前治療觀念調查,了解罹癌3年內女性,對術前治療選擇的原因和認知程度。結果發現,46%的女性認為切除乳房對她們造成影響,包含穿著、自信心、身體平衡、參與社交活動意願。
調查也發現,希望保留乳房者將近6成,但實際上僅3成成功保留乳房,落差將近1倍。希望保留乳房者又以自信心及外觀占最大宗;不介意是否保留乳房者以認為「全切等於健康」佔最大宗,顯示仍有許多乳癌患者存有迷思。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鄭翠芬表示,傳統治療早期乳癌的方式以先手術切除,再用藥治療為主,但隨醫學發展,漸漸發現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僅無法準確了解所使用的治療方式是否真的適合病患,也降低了早期乳癌乳房保留機會。
鄭翠芬說,近年來新興的「術前治療」,在手術前依據患者基因表現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等腫瘤縮小後再進行切除,減少開刀範圍,保留乳房機會大增。
患者方小姐洗澡時發現右側乳房靠近乳頭有硬塊,就醫檢查發現是第二期乳癌,腫瘤約2公分,腋下淋巴結也發生轉移,在鄭翠芬建議下,使用術前雙標靶治療,打完第二次標靶藥物,就發現腫瘤完全消失。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表示,根據調查,不到4成的患者知道術前治療能使腫瘤消失、降低復發,有將近5成更不知道術前治療能成為醫生用藥治療的選擇,顯示術前治療認知程度仍偏低。有更多方法能讓罹癌姐妹們不只能健康活下去,還能活得更好,別怕失去乳房而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