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醫師談伊波拉 防疫障礙是謠言

中央社/ 2014.10.01 00:00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1日電)伊波拉疫情從西非到美國,防疫醫師羅一鈞談到在奈及利亞看到情況說,防疫障礙是謠言及污名,疫情改變生活,肘碰肘取代握手。

國際伊波拉疫情最早可回溯到去年12月底,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疫情爆發是從3月開始,逐漸由幾內亞開始擴散到賴比瑞亞、獅子山、奈及利亞及塞內加爾,台灣疾病管制署8月派出2名首度防疫醫師赴奈及利亞。

10天奈及利亞觀察中發現,在國際社會不斷報導疫情嚴峻的同時,「謠言」、「祕方」擴散速度遠比病毒威脅更嚴峻,防疫醫師羅一鈞說,坊間常常出現教民眾的偏方,似真似假的在擾亂躁動不安的民心。

羅一鈞說,在伊波拉疫情烏雲籠罩下,國際間祭出的管制措施,西非民眾感覺就像被世界遺忘,污名化也讓民眾恐慌,也反映在就醫民眾,感覺好像只要進了醫院,不論是不是伊波拉就會被貼上標籤,讓防疫更難。

奈及利亞內有許多國際組織進駐,並成立應變中心,任務分為5組,包括疫情調查小組、醫療照顧小組、謠言澄清小組、公眾溝通小組、邊境檢疫小組,各組都會有國內外專家及衛生人員一同工作。

謠言澄清小組就是對抗諸如「在午夜用鹽水洗澡可防治伊波拉」、「多喝溫鹽水可治療伊波拉」、「非常苦的養生果可治療伊波拉」等沒有科學根據的謠言,或「那兒淪陷了」。

羅一鈞表示,熱情的奈及利亞人見面招呼禮是握手、擁抱,疫情改變民眾生活習慣,改成手肘互碰、大拇指比讚或鞠躬,以免讓皮膚直接碰觸到對方。

羅一鈞此行也觀察到奈國為減少民眾對伊波拉恐懼及誤解,成立「心理社會支持團隊」,雖然至今仍無解藥及疫苗,對感染者採支持性療法,透過有效的公眾溝通、積極心理社會支持,對於防疫及公共衛生才是助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