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海洋研究所自去年起開始執行「觀天測海、面戰颱風」研究計畫,透過自行整合的海氣象觀測浮標系統,已捕捉到5個颱風暴風圈內的海、氣象資料。
承接去年經驗,台大浮標團隊持續進行浮標改良,並於今天在科技部舉行「觀天測海、面戰颱風:第二代NTU海氣象觀測浮標」記者會。
台大海洋所所長魏慶琳說明,第二代儀器互動性增加,在陸地上就可下指令,降低傳輸頻率,省電又省經費,是很大進展;其次,省電模式讓置放時間可長達一年半都沒問題;另外,水面下參數增加,包括溫度、鹽度、海流強度方向,明年甚或還可增加生物性參數,像是葉綠素濃度、酸鹼值參數等。
另外,台大海洋所副所長詹森也補充說,第一代浮標設有省電指揮型中控系統,可同時觀測5項參數;但第二代將省電智慧發揮得更淋漓盡致,可裝設更多海洋觀測儀器在上面,最多同時可做10項以上的海洋觀測,且傳送頻率更高,增放縮時攝影機,是兩代之間的最大差別。
第二代NTU海氣象觀測浮標上個月首役就迎戰西北太平洋颱風史上「最強的第一號颱風『尼伯特』」。台大海洋研究所助理教授張明輝指出,透過歷年颱風路徑分析,當時2座浮標精準放置在颱風行經路線上,測得颱風眼附近的大氣和海洋參數,再經由人造衛星即時傳回,颱風眼幾乎就在浮標上,團隊都興奮得忍不住驚呼。
同時,浮標記錄到颱風中心氣壓和強風變化,以及相關海流速度、溫度和鹽度的即時測量,透過即時資訊公布,都引發國際關注。
張明輝說,由於颱風必定在海洋形成,海洋上層熱水會對颱風「加油」,「吃多少油會讓颱風長大」是研究焦點,這部分可透過浮標來獲得判別資料,在海洋及大氣研究上扮演重要角色。
他提到,每逢颱風來臨,各地方縣市首長經常抉擇要不要放颱風假,若陸上氣象預報資料能夠加上海上的浮標實測資料一起判讀,相信對颱風預報有很大幫助。
不過,現有浮標僅2顆,單顆造價約為新台幣1000萬元,希望未來可再擴增至5顆,建立起西北太平洋浮標觀測網,有助健全國內災防觀測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