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比新作《風起》故事展開的時間,晚了幾年。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他說,在孩童時代只有「真是打了一場愚蠢的戰爭」的想法,聽見大人大言不慚談論日軍在大陸惡行,當時心想自己身在一個做混帳事的國家,「真心討厭日本。」 差點變軍國主義者 戰爭在他4歲時結束,他雖只記得空襲與燃燒的街道,仍感受到些許打敗的屈辱感。美軍進駐後,許多小孩圍著美國大兵討巧克力與泡泡糖,他覺得丟臉,從沒討過糖吃。 宮崎駿認為,世界上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大義,若早生一點,一定會在那樣的社會與時代中,成為熱血的軍國主義少年,志願參戰,然後在戰場中匆忙地死去,「那是一個只有在死時,才能真正明白戰爭意義的年代。」 《風起》陳述的就是生在那時代的常人,不可能被要求為戰爭負責,戰鬥機設計師也好,被徵召報國、揮別妻小的無名士兵也罷,如同保羅瓦勒里詩句「風起,唯有努力試著生存」,小人物僅能順應大時代,卑微地保留些許夢想,然後繼續活著。 主角為夢想棄愛人 宮崎駿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說,《風起》雖改編自真實歷史,「其實描繪的是當今現代」,他說當代世界讓他感到有世界即將滅亡的緊迫感。做為告別作,《風起》實為他對當代日本與先進國家最沉痛的警示,現代人失去「追求不可能夢想」的意志,越來越大比例的人以從事服務業維生,失去創造能力,成為消費迴圈中的奴隸。 男主角堀越二郎在極度惡劣環境中從未放棄簡單卻又宏偉的夢想,用一生的力量,放棄自身與愛人的幸福,只為完成設計優秀飛機的志願,這樣的專注與實踐力,是讓時代向前轉動的齒輪。當部分人單純以「這是描繪日本二戰時的電影」而批評、拒看時,是否該反問自己,為了世界留下了什麼樣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