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貞專欄]新年快樂!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時間過得真快,算一算,這是來日本生活後度過的第3個新年了!第一年是留學生身份,在宿舍吃年菜;第二年成為上班族,和幾個台灣朋友約了在家煮火鍋,吃台式年夜飯;今年因為剛好遇到可以請一休九,乾脆排了趟青森長途旅行。
圖片提供/鄧志貞
如大家所知,日本過的是新曆新年,不過大致上換算成農曆(日本稱舊曆)的話,有些習俗跟台灣其實頗為相似。12月31日是除夕,全家人團聚; 1月1日則是大年初一,這天神社或寺廟尤其熱鬧,大家會與親朋好友相約去走春。一般的上班族放假到3或4號,很多人會利用這段假期返鄉過節,與家人悠悠閒閒度過,或是去哪裡的景點走走、購物之類的。
搶頭香V.S. 錢幣雨 第一次在日本跨年好震撼!
還沒開始在日本生活之前,曾經安排一次在京都跨年旅遊,那是初次在日本跨年,也是第一次在國外過年,心情特別興奮。歲末的幾天,有別於台灣街頭到處播放洗腦歌「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時時提醒年節將近的感覺很不一樣,京都的許多店家已提早歇業,如果不是街上或有人的門外擺設了一些新年裝飾,大概不會發現快過年了。
生肖裝飾、鏡餅(年糕)和彩球小裝飾,京都散發低調的過年氛圍。圖片提供/鄧志貞
12月31日晚上,街上看起來有些冷清,當時還不知道日本有什麼過年的習俗,所以隨意找了一間有開的店解決晚餐後就回民宿休息了。吃飽喝足雖然已昏昏欲睡,但是難得人在國外跨年,當然想感受一下當地不同的跨年風情,於是和朋友揪了到附近的北野天滿宮走走。
呼!晚上11點多好冷(後來才知道這個冷只是一塊小蛋糕,北海道冬天夜晚-10℃才是真的冷)!而且街上幾乎都沒人,走了幾步才剛興起躲回民宿取暖的念頭,就發現越來越多人往相同的方向前進,原來神社就要到了。從鳥居往正殿的兩側已有數不清的小販霍霍摩拳準備中,霎那間有種回到台灣夜市的錯覺呢!揉揉眼睛,屋台賣的是章魚燒、串燒、炒麵等,空氣中飄散帶著柴魚味的誘人燒烤醬香,嗯!是日本沒錯。
夜市人潮摩肩擦踵(圖左),最有印象的是這個不知名小吃。塗了醬汁的仙貝上放一顆半熟荷包蛋,上面再撒些天婦羅碎屑,熱量爆表但很好吃(圖右下)!購買時還可以抽籤,抽中大吉有3顆蛋、中吉2顆、小吉就普通的1顆蛋(圖右上)。圖片提供/鄧志貞
到正殿時,前方的庭院已經站了七八成滿。到底日本跨年有什麼不一樣呢?正納悶著的時候,忽然有人騷動了起來,原來是在問同伴有沒有5円硬幣。對呀!音似「緣分」(ご縁,Go en)而有結善緣的意思,在日本到神社參拜要準備5円硬幣。我們也趕緊翻出5円硬幣握在手裡,一邊盯著手機的時間,跟大家一起在寒冬中等候。
終於到了即將跨年的時刻,「10、9、8、7、6⋯⋯」突然有人倒數了起來,大家也接著數:「5、4、3、2、1」,數完的瞬間,大家同時把手中的5円硬幣一起往前丟,就這樣「恭喜(おめでとう)」與「痛(痛い)」的聲音此起彼落,大家笑著互相道賀!參拜完之後也沒閒著,神社有各式各樣的求籤活動,剛出爐的屋台美食冒著冉冉蒸氣,在冷颼颼的天氣中更引人食慾,就這樣在熱鬧中度過新年的第一天。
新年參拜完大家都會求籤,看看新的一年運勢如何,這是當年在京都求的水籤,把紙浸泡到水中字會慢慢浮現(為了寫這篇文章挖照片,發現每年求的籤都是末吉或小吉⋯⋯)。圖片提供/鄧志貞
對照台灣澎湃年夜飯 正統的日本年菜竟是冷的!
第一次在北海道迎接過年也很期待,會不會像京都那樣熱鬧?有什麼北國特有的習俗呢?
當時還是日本語學校的學生,不少同學趁著寒假安排了到東京、大阪、京都等大城市旅遊。本來逢國定假日不供餐的宿舍,特地為留守的留學生準備了年菜!看起來很豐盛,吃起來卻是冷的!好想念火鍋、紅燒肉、白斬雞、香腸、蘿蔔糕和煎白鯧,飯後還要吃炸發糕、年糕!
想著大概是除夕夜宿舍廚工休息,叫了外賣的年菜所以是冷的。上網一查,原來日本過年真的是吃冷食的!這個習俗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因為過去大多是木造房屋,為避免大過年的就發生火災,於是有了年節期間不要開火的習俗。另一個說法是,在過去婆婆媽媽大多是主婦的年代,為了讓辛苦了一整年的婆媽們難得休息幾天不用下廚,大家過年期間就吃事先備好的年菜,不加熱直接享用。
日本的年菜(圖左)看起來很漂亮,大過年吃冷食真的不太習慣。年初一會吃年糕湯(圖右),通常家裡有什麼食材就放什麼。圖片提供/鄧志貞
吃完不太習慣的冷冷年夜飯後,在跨年時刻冒著風雪走到神社。難得夜裡打上燈,看起來像有熱鬧的祭典活動,不過放眼望去,怎麼好像只有少數的日本年輕人,其他都是留學生吧!後來問了北海道朋友才知道,大家很少在冷颼颼的跨年夜出門參拜,通常是大年初一才會攜家帶眷去神社。
今年過年人在本州最北的青森,跨年夜也去了神社參拜,雖然一樣是銀白世界的北國風情,不過等著新年參拜的人還真不少,跨完年後等著為新年運勢抽籤的人更是大排長龍。看來跨年夜不上神社應該是北海道特有的習慣吧!
不在跨年夜、而是在大年初一參拜,是北海道特有的習慣。圖片提供/鄧志貞
北海道Style的新年 和台灣有點兒像
除了在大年初一新年參拜,原來除夕吃年夜飯也是北海道特有的習慣。日本其他地方是這樣過年的,除夕夜之前會準備好琳瑯滿目的年菜,除夕夜當晚簡單吃、接近跨年時吃跨年蕎麥麵,年節料理則在 1月1日品嚐。不知道為什麼,北海道人在除夕就開始享用豐盛的年菜,有些超市也會在31號準備大份量的壽司拼盤,很多人也會準備火鍋等熱食,像在家開派對般熱鬧過新年。
有趣的是,北海道和台灣相似的不只是在除夕吃年夜飯,菜色不一定會走傳統路線也是一大特色。個人覺得這跟北海道人很多是移民有關。早期只有原住民族居住的北海道,在明治時期開始有本州的移民陸續過來開墾,因而落地生根。就像台灣過年時有些家庭必備餃子、有些則少不了各式臘味,主要由移民組成的北海道人,也各自承襲了祖先家鄉的習俗,再加上北海道不同的風景人文,衍生出每個家庭的自我風格(自己流,Jikoryū)。
北海道人家的過年裝飾也走自己流(圖左、圖右)。傳統上會在門外掛玄關裝飾,門的兩旁放門松。不過北海道風雪大,幾乎沒有人會擺設門松,大多只會在玄關掛吊飾。正統玄關吊飾是把成束的稻梗編成圈圈,兩側會垂掛方形色紙(圖中)。圖片提供/鄧志貞
比如跨年蕎麥麵。北海道人也吃跨年蕎麥麵,有些和本州一樣是在除夕夜接近跨年時吃,有些則在年夜飯的晚餐直接當作主食。有趣的是,有位同事家裡的年夜飯準備了火鍋和蕎麥麵、烏龍麵、拉麵,每個人可以選自己喜歡吃的麵,跟台灣吃麻辣鍋一樣啊(我想加冬粉)!
本來以為今年在青森得吃泡麵的蕎麥麵過年,還好遇到一間在除夕夜營業的佛心蕎麥麵店,溫暖了旅人的胃。圖片提供/鄧志貞
又或者過年會把祭神的年糕(日劇裡面看到白白圓圓疊兩層、上面放顆橘子那個),拿來煮成年糕湯享用。之前曾在介紹日本全國年節料理的書上看過,北海道的年糕湯以雞肉為主要食材,另外再加一些紅蘿蔔、牛蒡等根莖類蔬菜。實際上和北海道朋友聊,發現大家家裡的年糕湯也形形色色,有些以昆布高湯為底,有些會放鮭魚或蝦等海鮮,也是各有千秋。
由於疫情的關係,這兩年有些地方的新年參拜活動,或是寺廟的敲鐘活動(神社是沒有鐘的!寺廟才有)都暫停或縮小舉辦,顯得有些冷清。希望疫情在2022年能好轉,早點恢復往常生活,大家有機會也能來日本(或北海道)跨年,感受不一樣的新年氛圍!
過年前百元店有各式各樣的新年小物,即使不是日本人也很想買來裝飾(圖左、圖右上)。超市販售的過年造型甜點,好像是代替三牲的祭品(圖右下)。圖片提供/鄧志貞
小鄧的日文教學時間:新年相關用語
日本人來台灣旅遊時,如果烙幾句中文或台語,大家是不是會覺得很親近啊?看文章時也趁機學幾句日文,等可以到日本旅遊時也讓日本人驚豔一下吧!
- 新年快樂 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 (Akemashite omedetō)
日本不管是新年、生日、結婚、生小孩或考試合格,都會道「恭喜(おめでとう)」,很實用喔! - 除夕 大晦日 (Ōmisoka)
日本過的是新曆年,所以除夕指的是12月31日。 - 年菜 おせち料理 (Osechiryōri)
一般是冷食,在大年初一享用,不過北海道是在除夕就吃。 - 跨年蕎麥麵 年越しそば (Toshikoshi soba)
通常會在12月31日夜晚接近跨年時享用。因為蕎麥麵容易斷,希望能在一年的最後把所有不好的事情全部斷乾淨。 - 大年初一 元日 (Ganjitsu)
1月1日,也可以說是元旦,Gantan(音似鋼彈)。 - 年糕湯 お雑煮 (O zōni)
一般在大年初一享用,把祭神的年糕煮成鹹湯。 - 走春 初詣 (Hatsumōde)
指的是新年期間第一次到神社或寺廟參拜。 - 神籤 おみくじ (O mi kuji)
走春時抽的籤,一般會視為一整年的運勢。一般會把「凶」或「末吉」綁在神社指定的地方,請神明幫忙化解,不過也有一說是把籤帶回去放在錢包等隨身處,時時提醒自己今年要注意的事。
鄧志貞 Profile
圖片提供/鄧志貞
從一個島漂到另一個島有多遠?COVID-19前約4小時,現在是2年。既然暫時來不了,就讓在地人說給你聽。來日後立刻迎接從平成轉換為令和的新時代,以前隨處可享用的日式料理,從日劇、動漫看到的日本,和現在生活所在的日本有什麼不一樣?身為北海道移居者,學習用台灣人的眼睛觀察,用日本人的心體會,挑戰更多北國特有的生存之道。
撰文、圖片提供/鄧志貞
編輯/吳丁江
版權說明/欣傳媒網站專屬圖文.非經授權請勿使用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