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特斯拉股價 台股 鄭雨盛

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排除萬難召開 北京台北高雄三地連線 賡續推動兩岸藝文、影視及串流新媒體合作

威傳媒/編輯中心 2021.12.25 20:16
新聞圖片

【威傳媒記者蘇松濤報導】

  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內外部環境影響,兩岸的民間交流處於低盪,不過在諸多熱心的藝文影視產業人士積極奔走串連下,今年邁入第七屆的中華文化論壇終於在近日順利舉辦。今年議題範圍涵蓋:文物、書畫、影視到虛擬實境、元宇宙,充分呼應當今跨域整合的潮流。台北場與會人士並倡議,兩岸可以針對文史合作、美術合作及影視合作三個層面簽訂框架協議,進一步深化兩岸間的文化交流。

重量級藝文人士共襄盛舉 故宮前院長馮明珠、寶吉祥集團熱情響應

  本次中華文化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財團法人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協辦,採取線上結合線下的「雲會議」方式,在北京、台北、高雄三地設立分會場,再透過視訊會議系統進行三地連線。其中台北場於寶吉祥集團總部召開,主席由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出任,主持人為前新北市文化局局長李斌,另外還有臺灣美術院院長江明賢等人出席。目前身兼「馮明珠文史研究院」院長及「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理事長的馮明珠,特別代表寶吉祥顏錚皓總裁致上感謝之意。台北藝術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林章湖也於台北會場現場以篆書揮毫,祝福中華文化論壇圓滿成功。

台北會場由故宮前院長馮明珠(右)出任主席,前新北市文化局長李斌擔任主持人。
台北會場由故宮前院長馮明珠(右)出任主席,前新北市文化局長李斌擔任主持人。

  馮明珠表示,寶吉祥顏總裁致力推廣中華文史教育志業,而她目前執行的工作與「中華文化論壇」的宗旨完全扣合,針對常被故意曲解的清代台灣史課題,她結合了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學者專家,以台北故宮典藏為基石,向喜歡傳統藝術的台灣民眾分享歷朝歷代保留下來的中華文物,講述它們的精彩故事和美學、藝術、工藝等非凡成就。

藝文影視文創各領域菁英及專業人士齊聚中華文化論壇台北會場。
藝文影視文創各領域菁英及專業人士齊聚中華文化論壇台北會場。

台北場凝聚共識:兩岸應優先簽訂文史、美術、影視三大合作框架協議

  台北場協辦方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家獻倡議,中華文化論壇經過七年來耕耘已經累積一定能量,應該仿效海峽論壇模式,由兩岸與會代表共同簽署框架協議,他建議可以朝三大區塊來優先啟動,分別是:文史合作、美術合作及影視合作。

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家獻(左)及星之國際董事長許若薇(右)倡議兩岸深耕影視交流刻不容緩。
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家獻(左)及星之國際董事長許若薇(右)倡議兩岸深耕影視交流刻不容緩。

  張家獻指出,當前台灣由於文化政策上刻意去中國化,有些文史已經不在,他建議往後文化論壇舉辦期間,可額外在各大學推出文史講座,延長論壇時間,並開放兩岸民眾透過綫上方式聆聽參與。再者,兩岸其實有不少文史協會,例如寶吉祥文史研究院,也可與大陸方研究機構進行項目合作,深化交流。

 中華文化論壇北場與會人員(右起)張家獻、江明賢、馮明珠、李斌、北藝大美術學院前院長林章湖、寶吉祥集團總裁特助顏聖儀。
中華文化論壇北場與會人員(右起)張家獻、江明賢、馮明珠、李斌、北藝大美術學院前院長林章湖、寶吉祥集團總裁特助顏聖儀。

  他也認為,台灣美術院的院士皆是當代最具代表的藝術家,有水墨、油畫、理論名家,如果在文化論壇期間能與國家畫院進行聯展,讓展覽開幕式與論壇同步登場,並成為常態性的活動,相信對增加文化論壇的能見度及影響面都會有有很大幫助。

 中華文化論壇 北京會場。
中華文化論壇 北京會場。

影視內容結合網路串流無遠弗屆 新一代文化載體不可或缺

  至於影視合作,張家獻認為,惠台31條已明確指出兩岸可以進行影視合作,而影視內容最能撼動人心引起共鳴,像是早期的《八千里路雲和月》,台海兩岸人文差異,觸動台灣外省老兵思鄉情結。影音串流已成現代主流媒體,加上後疫情時代的影響,「影像」是最佳傳播媒介,也是影響兩岸年輕人思維最迅速的途徑。

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家獻(左)及星之國際董事長許若薇(右)熱情邀約寶吉祥集團總裁特助顏聖儀(中)參與影視青春劇的製作。
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家獻(左)及星之國際董事長許若薇(右)熱情邀約寶吉祥集團總裁特助顏聖儀(中)參與影視青春劇的製作。

  星之國際董事長許若薇分享兩岸影視現況與發展時也呼應,表態明年有計劃拍攝青春勵志劇,並將年輕人喜歡的潮流文化進行融合,以此激勵年輕人勇敢築夢。許若薇指出,因疫情導致OTT平台快速崛起、大量陸劇與台劇在國際串流平台發光,讓影視工業的開發製作和消費市場產生解構式轉變。她呼籲疫情趨緩後,兩岸影視產業能實質深化合作,產出一部指標性意義的戲劇,並打造具有創新型的收益模式。

 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透過採用雲會議方式,在北京台北高雄三地連線舉辦。
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透過採用雲會議方式,在北京台北高雄三地連線舉辦。

  許若薇透露,計畫明年(2022)推出最具市場性、符合收視趨勢的系列影集,該劇改編自張家獻先生著作的「扳手翻轉人生.耀動時尚」,將其在窮困的環境下,如何奮發向上成為成功的企業家經過,改編成串流影集播出,透過真人真事、寓教於樂的戲劇手法,鼓勵所有的年輕人築夢踏實,脫貧過上好日子。破除台灣青年對兩岸關係低盪的迷思。

北藝大藝術學院前院長林章湖教授篆書揮毫,祝福中華文化論壇圓滿成功。
北藝大藝術學院前院長林章湖教授篆書揮毫,祝福中華文化論壇圓滿成功。

  本屆中華文化論壇主題為「弘揚中華文明,建設文化強國」,兩岸專家學者以視頻連接、分會場參與、提前錄製視頻、提交論文等多種形式參與。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思想界、學術界、教育界、文化藝術界、新聞界150餘位專家學者分別以多種形式參加,論壇共收到論文70餘篇。與會的台灣美術院院長江明賢就他的觀察,提出目前兩岸美術現況與往後的發展的觀點。小魚人文設計總監游景龍則分享「米文創的創新設計」。

  臺灣資深影視導演鄭東樹和台北市松山社區大學副校長黃心慈,認為文化交流最容易產生交互影響,過往兩岸交流都在強調「求同存異」,這樣的交流方式略顯消極。應該更積極的以「化異求同」為方向進行交流。舉例來說,戲劇內容談到民生,人民追求脱貧時,堅持在困難中,展現光明希望就是很好的求同題材。在化解不同的民主歧見中,製造戲劇衝突並激起火花與高潮,最後經過雙方努力找到共同的解方,都是促進彼此了解,進一步化異,達到求同而寓教於樂的可行方向。

北藝大藝術學院前院長林章湖教授(右)篆書揮毫,以其書法才情共襄盛舉。
北藝大藝術學院前院長林章湖教授(右)篆書揮毫,以其書法才情共襄盛舉。

  成功打造「全球城市小姐選拔大賽」的選美教母張如君,針對後疫情時代,張如君重新定義選美帶來的新意義,未來如何應用5G、AI、VR、AR等數位技術,讓年輕人「零距離」去接觸選美。在疫情期間,全球城市小姐選拔大賽,已進行在線上選拔、視頻直播等新型態型式,往後更多的思考是,如何讓選拔接軌「元宇宙」,滿足線上、線下觀眾各種體驗、虛擬互動的審美需求。

  中華文化論壇至今舉辦第七屆,已成為兩岸交流重要平台,集結許多跨領域產業專業人士,涵蓋藝術、文化、電影、電視、數位內容等,共同為弘揚中華文化竭盡一份心力,與會人士均認為,兩岸文化交流不能中斷,眾人莫不期盼來年春暖花開,兩岸攜手合作,緊密結合,共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與發展工程。

延伸閱讀:

  1. 臺灣藝境 藝猶味境 台灣藝術博覽會 12/ 24 ~ 27世貿一館 登場 賞藝、公益、藝起看見創作之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