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不滿孩子的交往對象?先別急著反對!這樣做減少親子對立,避免關係降到冰點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世茂出版 2019.11.20 15:30

看見女兒帶男朋友回家卻不開心的母親

女兒將自己的男朋友介紹給如此母親,又會如何呢?父母關係成癮的程度愈嚴重,那麼男朋友的登場對他們的威脅性就愈大,因此可能會透露著反對:「你們想結婚還早吧?」「你這麼沒用還想結婚?」

新聞圖片

或是挑剔對方、說出對兩人關係潑冷水的言論:「那個人還需要再多觀察。」

這是因為他們擔心孩子的心向著男朋友,會離自己愈來愈遠。父母認為孩子獨立之後就會拋棄自己,孤獨感會猛然襲來,沒辦法由衷為孩子的成家立業感到喜悅。這樣的寂寞讓他們吹毛求疵或是表示反對,有些父母甚至會挑撥離間。

如果父母察覺到自己這方面的心情,還能打從心底認為「女兒有選擇的自由」,就不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反對了。

這樣的父母能夠站在客觀的角度,就算明白兩人之間有明顯的問題存在,仍會試圖理解女兒的想法。當然女兒就算發現父母對男朋友不滿意,也能夠認同父母有如此想法的自由。

「首先認同自己的心情」,才能夠認同對方的心情。如果女兒的心意夠堅定,即使母親表達反對,仍認為:「我就是喜歡他!」那麼想法就不會受到父母的言行影響。

新聞圖片

母親能夠正視自己的心情,接受「自己不喜歡女兒的男朋友」這個事實,就同樣能夠正視「女兒喜歡對方」這個事實。也就是說,雙方都能夠接受「對方的自由」,認清母親的想法是母親的,女兒的想法是女兒的。

像這樣認同彼此的自由後,會發現親子間的「心靈羈絆」,遠比為了男朋友一事拔河更重要。

建立隨時能商量事情的「羈絆」而非「斷絕關係」

母女斷絕關係才是最大的不幸,母女間不管是哪一方,要「認同對方的自由」都是困難至極的事情。更何況是已經認定「對方做了錯誤選擇、朝著錯誤方向行進」。儘管如此,如果不能認同對方自由,這個「不認同」就會造成對立。

以國家政策為例,國家的施政者為了掩飾自己的政策失敗或是不妥,有時會試圖將國民的焦點轉移到國外。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用他國的威脅粉飾自己國家的問題,想辦法撐過風頭。

親子關係亦同,父母與「女兒與男朋友」對立的時候,就算女兒與男朋友間真的有問題,也無法正視這件事情。只有兩位當事者正視自己關係的時候,才能夠逐漸看清彼此間的問題。換句話說,父母與女兒對立,反而會擋住女兒與男朋友正視彼此問題的機會。

親子對立會使女兒與男朋友更加團結,甚至會為了面子堅持結婚,提高做出錯誤選擇的可能性。如此對立的最壞結果,就是斬斷親子間的羈絆。原本是為了孩子著想才反對,沒想到卻反而切斷了親子間的聯繫。之後若某天孩子真的需要幫助,可能會躊躇不敢向父母求助。世界上沒有比親子在重大時刻無法互相伸手還要不幸的事情了。

認同彼此選擇的自由,以此為基準相處,才能建立互相信賴的親子關係。

新聞圖片

父母是父母,我是我

父母希望孩子幸福,一旦孩子成家立業,又會感到寂寞。身為父母,擁有這麼矛盾的心情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關係成癮」過度嚴重,自己的想法就會壓過為孩子著想的心情,進而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一直待在身旁「扮演孩子的角色」。

假設女兒有所自覺父母強烈的「關係成癮」問題,並且能夠堅定獨立的想法,認為「父母是父母,我是我」,重視「我的自由」,此時,就不會因為父母的反對和父母爭吵,而是能夠理直氣壯地表示:「但是我很喜歡他,所以我們是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的。」

這時就算女兒心裡萌生罪惡感:「好像拋棄父母一樣,父母好可憐」,仍然可以「優先重視自己的想法」。

母親如果能夠認同女兒的心情,就算「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兩人之間是有問題的」,仍然不至於單方面反對兩人的交往,也會克制撕裂兩人關係的言論。

假設母女演變成對立關係,女兒就會認為:「找爸媽談又會吵架,他們還會反對。」結果就為了面子決定獨自努力。如此一來,萬一女兒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母親也無從得知,發現的時候女兒可能已經陷入更艱難的狀況了。對父母來說,孩子受苦的時候卻無法出手幫忙,才是殘酷至極的不是嗎?

如果親子間能夠建立信賴關係,女兒能夠輕鬆說出男朋友的事情,萬一有什麼狀況時也能夠找父母求助。女兒在這種關係下,比較能夠聽得進母親的想法,母親當然也能夠放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否定、傷害女兒的心,結果親子鬧到斷絕關係,還不如至少建立深刻的羈絆,讓女兒「遇到事情時能夠找父母商量」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摘自世茂出版《拒絕當「乖孩子」的勇氣:克服罪惡感,擺脫父母的干涉、束縛與攻擊》一書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5/8027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