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團結十講」引發議論 陸官媒分析為大罷「暗渡台獨」/張達威
台灣好報/
13 天前

張達威
總統賴清德近期推動的「團結十講」系列演講,大陸官媒《日月譚天》今(6)日刊出分析文章,指出該演講計畫一方面為民進黨提出的「大罷免」行動造勢,另一方面也在逐步提出其對兩岸與國內政治體系台獨政策主張。
譚主認為,目前台灣立法院由藍白陣營合計掌握多數席次,對賴清德的施政產生制衡效果,因此他選擇以公開演講方式凝聚綠營基本盤,並爭取中間選民支持。大陸方面觀察指出,這些演講中頻繁提及反對勢力與改革障礙,具有一定政治動員意涵。
據瞭解,民進黨近期推動多項立法與改革,但在國會中屢遭阻力。透過「團結十講」進行議題設定與輿論發酵,有助於爭取選民支持罷免部分在野黨立委,以調整國會結構。台灣媒體也陸續分析該策略的選舉效應與政治布局。
對於演講內容,大陸學者指出,賴清德多次從歷史、文化與法理角度闡述台灣定位,並強調「兩岸互不隸屬」的論述,與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立場明顯不同。部分內容涉及文化認同與族群起源問題,如南島語族的源流、地質歷史等,也引發兩岸觀點差異。
此外,大陸方面亦注意到賴清德在第四講中提出強化國防的主張,內容包括將防務預算提升至GDP 3%以上、強化全民防衛觀念與推動城鎮防禦訓練等。對此,部分退役軍方人士與媒體指出,這可能涉及民間對戰爭風險的關注與討論。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6月公布的民調,賴清德的信任度約為45%,不滿意度約接近五成。各界對於「團結十講」所產生的社會影響與選民反應仍持續觀察中。
目前「十講」仍在進行,預計後續議題將涵蓋國家發展、經濟政策、社會公平與兩岸關係等面向。外界將持續關注其對台灣政局與兩岸互動的影響。(照片翻攝賴清德line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