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迷因台式民主」的自我複製與變異!

銳傳媒/
6 天前

【專欄】「迷因台式民主」的自我複製與變異!

 

偵辦京華城弊案的台北地檢署11名檢察官照片,遭人惡意合成照恐嚇,畫面潑灑血跡,並加註「命債命還」恐嚇文字;台北地檢署昨指揮台北市刑大、調查局資安站,鎖定臉書「迷因台式民主」粉絲專頁版主戴瑞甯及女子林惠珠涉有嫌疑,7月4日台北地檢署以涉恐嚇、違反個資法且有串滅證、反覆實施之虞向法院聲押禁見2人。

戴瑞甯臉書以「迷因台式民主」為名,或許困惑一般人的思維,何謂「迷因」(meme)?何謂「台式民主」?兩者之間有如何產生連結的關係?根據維基百科詮釋的定義:是透過模仿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思想、行為或風格,通常是為了傳達「迷因」所代表的特定現象、主題或意義。這樣的詮釋可能依然一頭霧水無以破解「迷因」的眉角在何處。

[caption id="attachment_116513" align="alignnone" width="1170"] 「迷因台式民主」梗圖 拍自網路新聞[/caption]

「迷因」這個詞是在1976年,由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這本書中所創造。他將人類文化傳承的過程,類比成做生物學中的演化繁殖規則;迷因可以自我「複製、變異」並對選擇壓力做出反應。換言之,人類的基因傳承對社會的各種現象會自我產生複製、變異,例如當代社會形成網路迷因、文化迷因、民主迷因、股市迷因等等都是這一指涉的範疇。進而言之,「迷因」是基因,但不是基因,類似於基因的複製變異。

網路科技的時代「迷因」最主流的型式是透過圖文傳播,也就是所謂的「梗圖」。透過這種新的行銷和社群運營的能力,運用原本素材的再創作,製作出有趣、易於理解,能大量傳播的素材,就像基因突變一樣擴散。只是這種突變若不是往正常的方向發展,出現類似「天擇」的現象,通常會導致社會細胞運作不正常、或細胞死亡,有如生物中引發癌症一般的效應。

從以上的論述,解釋戴瑞甯臉書以「迷因台式民主」就可以窺視其內在本質的問題。其次要說明的是「台式民主」與迷因的干係?先說結論,就是因為台灣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其所產生的民主是「台式民主」;因此基因變異的結果產生「迷因台式民主」,具有鄙視的味道。

台灣長期以來被殖民歷史,近代中國國民黨帶著中華民國的亡靈宰制台灣,產生兩種對立矛盾的迷因。一是以竊佔台灣的中國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以極權、恐怖主義手段,洗腦台灣人成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它產生了以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台灣幾百年來台灣人對殖民者的抗暴運動埋下了民主基因;尤其現代台灣人受到西方海洋文化思潮,以民主自由對抗國民黨極權主義形成「民主基因」。

但因為這兩種在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基因,逐漸變異為文化迷因、民主迷因,是一種對立矛盾關係,導致被洗腦後的台灣人疏離、仇視這種「民主基因」。「迷因台式民主」充滿這種意識形態,與民主的台灣對立。這種社會基因異化的突變不斷產生,加上紅藍白有意識的分化操作、宰制,涉世未深所謂的「小草」迷因變異,成為一種現象是值得社會警惕並提出因應破解之道。

目前「迷因」的概念並沒有廣為接受的定論,對於迷因的定義或適用的物種,以及是否足以解釋文化變遷過程,都有所爭論。但以道金斯「迷因」說,延伸演化的概念,轉借詮釋台灣的政治、文化現象,也是足以借鑑的新解,並為戴瑞甯、林惠珠這類狂熱的小草找到根源性意識形態變異的本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