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檔案解密 受難者遺書終於歸還家屬
客家電視台/陳沿佐 陳郁心 黃映婕 林柏均 綜合
6 天前
國家檔案是歷經威權時期,後人了解歷史真相的關鍵,但直到2000年,過去大多被列為機密的政治檔案,才逐步解密開放,對許多受難者及家屬來說,是遲來許久的正義,像是退休教師黃春蘭,相隔近半世紀,才拿到爸爸被槍決前留給她的遺書。
涉及情報人員生命安危,以及大陸及國際情報工作,都是目前開放進度99%的政治檔案,邁向全面開放的卡關主因,究竟受難者及家屬,何時才能盼到遲來的正義。
政治受難者家屬 黃春蘭:「我是黃春蘭,在72年前的5月19日,我爸爸被槍決,那時候我5個月大,原本我爸爸是被判15年啦!但是蔣介石就是(改成)黃溫恭死刑,餘如擬,5月19早上清晨6點被槍決。」
大學退休教授黃春蘭,自出生以來,父親這個角色在她人生中總是缺席,直到考上大學那一年。
政治受難者家屬 黃春蘭:「其實在我18歲以前完全不知道,家裡完全沒有任何爸爸的擺飾,考完大學以後,阿公才在路竹的老家,三合院的院子跟我講說,你爸爸是犯案死的,說實在我那時候也很驚訝,然後就想要再問阿公,什麼叫做犯案死的,可是阿公不講了,阿公就走掉了,在我56歲生日前夕,我女兒打電話給我,她就說她有發現,阿公寫給我們的遺書啊!」
女兒的一通電話,一批國家未歸還的遺書,56歲那年,黃春蘭與從未謀面的爸爸,才終於有了連結。
政治受難者家屬 黃春蘭:「我唸第一句我就哭到不行,親愛的春蘭,你還在媽媽肚子裡我就被捕了,單單這一句話我就崩潰了。」
政治受難者家屬 黃春蘭:「我跟哥哥姊姊討論,覺得應該國家要把正本還給我們,所以我們就寫信,要求國家檔案局要還給我們正本,可是很好笑的是,給我回了一個信,一個邀請卡加上一個黃色的小貼紙,寫說 歡迎你來參觀 我們保存得很好,說實在我看到這樣 有一點情緒,經過多重的努力,經過了2年8個月,由馬英九總統在2011年7月15日,解嚴紀念日歸還給我們,我覺得疑惑或者遺憾 這個很難講,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我不能讓我父親再回來。」
威權體制曾在臺灣劃下一道,至今仍難以癒合的傷疤,社會該如何邁向和解,近年鮮少公開露面,終其一生透過書寫,表達反抗哲學的作家李喬,接受客家新聞專訪,表達獨到見解。
作家 李喬:「從前我們祖先受這麼多罪啊,我也不要受這個罪啊!後代的要了解。」
臺灣曾歷經長達38年,人類歷史上第二長的戒嚴統治,檔案解密是追尋真相的第一步,更是轉型正義的關鍵。」
政治受難者家屬 黃春蘭:「因為我們也想要了解,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常常有人會跟我講,哎呀!要往前看啊!事情都過那麼久了,我不是不想往前看,我也希望我活得很開心,我覺得你不了解,談不上和解。
如同受難者家屬所說的,若少了真相,無法理解,又該如何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