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ETF規模破3兆大關 IPO責任額亂象引風暴

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4 小時前
新聞圖片

  台股ETF持續發燒,然而在市場熱絡的背後,也浮現結構性亂象。根據統計,截至5月13日,國內共有70檔台股ETF在市場流通,總規模衝上新台幣3.07兆元,檔數與規模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不過,近期爆出多家金融業者將ETF募資責任額強加給員工,引發內部反彈,網路上更出現「#終結IPO制度暴力」標籤活動,號召一人一信向主管機關陳情。

  整體來看,台股ETF規模已突破3兆元大關,光是今(2025)年以來就新增2,723億元,其中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等高人氣商品,均以穩定配息深受投資人青睞,金額持續擴張。

  不過,近日傳出部分金融業者強行要求員工負責ETF募資,金管會證實,確實收到逾百封檢舉信,涉及20家業者,包括10家券商、9家投信及1家銀行。勞動部也接獲超過10封相關檢舉,正與金管會及地方政府合作處理。

  檢舉內容指出,業者為確保新募ETF順利成立,強迫內部員工認購IPO額度,甚至以人頭帳戶操作「回單」機制,也就是券商協助投信募集達標後,再由投信將ETF投資委託集中下單給該券商,形成不當利益交換。

  金管會表示,將展開3大面向調查,包括金融業對投資人是否確實執行認識客戶(KYC)及了解產品(KYP)、業務員的獎酬制度是否合理且納入非財務指標,以及「回單」交易是否涉及違規。目前已要求券商及投信公會協助調查,將依結果研議進一步處置。

  對於企業將投資風險與責任額轉嫁勞工造成糾紛,進而衍生「#終結IPO制度暴力」行動,勞動部表達關切,強調企業不得藉經營之名剝削員工,將與金管會、地方政府共同研議協助機制,必要時將依法介入。

  台股ETF亂象叢生,突顯制度缺失。市場人士建議,主管機關不僅應強化ETF募資監管機制,更應從銷售端嚴防利益衝突,避免高成長背後衍生信任危機。未來若能完善法制與自律機制,方可確保ETF市場健康發展,繼續支撐台股資本動能。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