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食國際巡迴講座 客家小炒登菜單

客家電視台/曾靖珊 蔡奕輝 臺北
64 天前
有句話說,美食是連結人與文化的橋梁,由僑務委員會舉辦的臺灣美食國際巡迴講座,將前往四大洲推廣臺灣美食,其中客家小炒也登上巡迴講座中的美食菜單。 廚師舀起熱騰騰的豆腐醬汁,淋在鮮魚上,誘人食指大動。 鹿港芋丸、東坡肉,一道道充滿臺灣特色的料理,這些都是臺灣主廚的拿手菜,僑務委員會從下週開始,將會陸續前往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等18個國家,一共規畫了5條路線,展開一趟臺灣美食國際巡迴講座,今年還首度前往印度,與在地華僑、當地人相互交流廚藝。 亞洲線主廚 李佳其:「其實印度的香料,就好比我們中藥的藥材,味道上或者是應用上,比較雷同接近的,我們也是可以參考加入,用於一些,像滷製東西的一些,辛香料的應用。」 在豐富的美食中,其中一道備受矚目的料理,就是客庄美食客家小炒,來自苗栗的廚師發揮巧思,將小炒做成丸子、飯捲及菜包等創意料理。 主廚助理 詹志強:「傳統客家的味道不要不見,我們用它在地的食材來變化,把它做到,可以好吃,又好看又國際性的客家料理。」 僑委會政務副委員長 阮昭雄:「我們透過這個,多元食物、食材的展現,包括客家小炒啦,包括我們很多客家的傳統美食,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他們了解到,臺灣多元文化的呈現。」 透過飲食交流,讓外國人深入認識臺灣族群多元樣貌,更將客家好味道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