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我…台灣人」(一)

銳傳媒/
73 天前

【專欄】「我…台灣人」(一)

 

1989年上映的台灣歷史電影《悲情城市》在劇中, 梁朝偉唯一一句台詞是:「我…台灣人」。

電影最後,他在火車上被用台語和日語問到「你是哪裡人?」,眼神流露著不安與膽怯,但失聰瘖啞的他,卻仍要大聲回答:「我…台灣人。」

當年筆者第一次在電影院看《悲情城市》時,見到梁朝偉閃爍的眼神,口裏喊出嘶咧的「我…台灣人。」,那時候內心真的很痛。

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數十年後,「台灣人」要坦蕩的叫出「我是台灣人」,居然還遭到這麼多的苦難與阻礙。

最近台灣陸配網紅高唱「武統論」,被遣返中國,並被廢止台灣居留許可,離台時高喊「我愛我的國、我的家,有錯嗎?」

[caption id="attachment_104485" align="alignnone" width="605"] 中配小微遭強制出境,抵桃機時高喊:我愛家、愛國有錯嗎?[/caption]

我尊重她「自說自話」的「沒有錯!」,但是此時、此地,當中共人民解放軍侵門踏戶「繞台」「圍台」的威脅下,她配合呼籲要把台灣強行「武統」入中國的國,是錯的,是非法的。若她回去她的國,她要大聲疾呼,台灣人無權過問,可是我仍然懷疑,她的「國」是否能接受她在自己的國土上,這樣隨心所欲的「叫囂」?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曾說「新加坡的華族不再是「落葉歸根」,而是「落地生根」,我們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說,而且一定要把它說得精彩。」

[caption id="attachment_9586" align="alignnone" width="640"]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公開演講時,都強調落葉生根,非落葉歸根。圖/擷自臉書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公開演講時,都強調落地生根,非落葉歸根。圖/擷自臉書[/caption]

台灣「漢人老移民」於四百年前後 ,陸續從唐山過台灣,唱著「思想起」恆春老調,想念很久很久以前離開的「舊大陸」,當這群「移民」生活安穩後,就傳宗接代,「落地生根」,都成為台灣人了。

現在台灣人清明節祭祖時,要祭拜的,主要就是當初渡台的這些來台「一世祖」和他們也已經入土的子子孫孫。

原來在日治時期就居住在台灣的的本島人,包含漢族閩南人與客家人,原住民等,在1945年10月國民政府接管台灣時,被中華民國政府列入「本省人」得範圍,「外省人」是「本省人」的對應詞,指的是二戰結束後被派遣來「理台」的大陸人,以及1949年國共內戰失敗,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黨政軍公教和百姓,這些人全部被統稱為「外省人」。

初來台灣時期的「外省人」回憶最思鄉的時刻,就是眼看著「本省人」的同學、同事、鄰居於清明節期間虔敬的回鄉掃墓時,從心底油然生起的愁悵與感歎:「本省人」有祖墳可掃,而我們「外省人」竟然時無家可歸。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超過一甲子的長留,這些渡台的「避難移民」的第一代「外省人」多已辭世,變成讓後代子孫祭拜的「在台一世祖」!

原本認為只是要短期停留的這塊土地,早就人親、土親、一家親了,所謂的他鄉變成了故鄉,「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分別,逐漸的減弱。而那塊當年常常思思念念的故鄉,反而變成「文字上留戀的故土」了。

陳明章一首懷舊的歌曲《下午的一齣戲》歌詞清唱的,是對昔日鄉村的懷念,也是舊大陸老故事的懷念:

陳明章Chen Ming Chang-【下午的一齣戲】An Afternoon Dram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3QZ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3QZqZaVn4[/embed]

qZaVn4

天色漸漸暗落來
烏雲汝是按佗來
這個熱天的下晡
煞來落著這陣ㄟ毛毛仔雨

踏著惦惦的街路
雨那ㄟ變作這尼粗
雨水趴置布棚頂
看戲的阿伯 煞攏走無

下晡的陳三五 娘
看戲的人攏無 看戲的人攏無
鑼鼓聲 聲聲在慶 團 圓
台腳無一聲好 台頂是攏全雨。

藉著舞台上唱戲的,和這首歌曲舞台下看戲的場景,唱岀的就是「台灣人、台灣心」,舊時逐漸老去的人們的清苦日子,變成現在人浪漫的故鄉情,而「陳三五娘」老大陸的故事也逐漸化成成了若無實存的「台灣」文化底蘊。

今天,在台灣的絕大多數人,被問起「你是那裡人啊?」,總會即時反應「我們不都是台灣人嗎?奇怪耶你!」

聖經中一粒麥子的故事:「如果一粒麥子沒有落在地裡死去,它仍然只是一粒麥子;如果它死了,就結出很多子粒來。」對照台灣「番薯毋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的老諺語,含意深遠,「代代湠」衍生出台灣的底蘊,不是嗎,台灣這塊土地,就是我們生於斯,發展於斯,繁衍子孫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