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國民黨青年軍「領銜人」 不是「文物金光黨」?是什麼東西?

銳傳媒/
82 天前

【專欄】國民黨青年軍「領銜人」 不是「文物金光黨」?是什麼東西?

 

文/洪三雄
 
3月25日「中國」國民黨為了罷免吳思瑤而成立「罷瑤總部」,主席朱立倫陪伴領銜人張克晉在電視前,公開亮相。國民黨居然找上一個在文物界頗具爭議的人士擔任青年軍的領銜人,吾等驚訝之餘,不禁搖頭三嘆!

張某是不是紅統?那是他個人政治選擇的自由,我一點也不以為意。但是,既然他已躍上「中國」國民黨的罷團「政壇」而作為公眾人物,則他在文物界的「操守」,就值得一探究竟。

[caption id="attachment_104006"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2025年3月25日國民黨「罷瑤總部」成立,左2張克晉、左3朱立倫[/caption]

張某在「國家藝術聯盟」自稱是台灣師範大學「教授」,也是「(台北)故宮博物院顧問」。「教授」的任命有嚴格的規範,師範大學有沒有這位「張克晉教授」?故宮博物院有無「顧問」之設?有沒有「張克晉顧問」這個人?只要向該二單位求證,是否屬實即可自明。

一、 張克晉涉及「文物金光黨」?

2008年1月8日,《典藏古美術》雜誌刊載熊宜敬的一篇文章〈文物金光黨vs.藝術偽君子〉,提及一齣文物金光黨的「說故事大戲」,主角是北京一家「台資」拍賣公司,配角則是「張克晉」。大家可以上網瀏覽此文,即可略知一、二。
今年3月31日張某被吳思瑤及林楚茵踢爆「紅統的假文化人」及「文物金光黨」的背景之後,發表了5點聲明。他的聲明重點其實只是說:同一份雜誌上有刊登他自擬的「澄清文章」,已經「還他清白」。然而,此文完全沒有言及他為四件「偽造的古物」作證、宣傳、鑑價,後來遭到中共文物當局拆穿西洋鏡的故事。
熊宜敬以「文物金光黨」為題,是否辱及張某?人言言殊。我想先引用2023年6月我在《典藏與藝術&投資》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龍首掀起的一片疑雲(下)〉。希望大眾對於張某是否涉及所謂「文物金光黨」,能有深入、正確的瞭解。

二、 四件「國寶」變「贗品」的真實故事

話說北京一家台商拍賣公司「皇朝.誠銘」,自2007年9月起,相繼在許多報刊、電台、電視台廣泛發佈一樁「國寶回流」的拍賣大消息。

當年(2007)10月10日〈人民網報導〉、10月25日〈中國新聞網〉、11月8日台灣的聯合報、蘋果日報都作了深入報導。被宣傳的四件「國寶級文物」,就是號稱:戰國「九鑲帶鉤」一件、東漢皇室御用漆器兩件、以及春秋青銅器「四羊方壺」。

[caption id="attachment_104007" align="alignnone" width="548"] 四件贗品被張克晉等人吹捧為「國寶級文物」[/caption]

一位扛著台灣「中華文物學會秘書長」招牌的張克晉,就在報導中活靈活現地為所謂「國寶」裝點了以下故事:
(一) 這四件國寶都是抗日戰爭之後,從內地流傳到海外。最近才由「學會」出面,花了一年多時間,從旅居海外多年的兩位台灣收藏家手中徵集到的。
(二) 「四羊方壺」是他在收藏家的家裡無意間發現,是一件難得的春秋時期銅器精品,經過數月的艱苦協商,藏家終於被打動而願意送拍。收藏者的父親是北洋陸軍14師軍官,被參謀長余定華招至麾下……暗示該師駐紮地與河南出土「蓮鶴方壺」的鄭公大墓有地緣關係。
(三) 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追趕齊桓公,拔箭射中其帶鉤,齊桓公裝死躱過了災難。可以進一步大膽推測,齊桓公當時佩帶的很可能就是這種鐵質「九鑲帶鉤」。
「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丁孟,更針對四件國寶宣稱:
(一) 「四羊方壺」是春秋時期小件青銅器精品,其藝術風格與故宮保存的青銅器「蓮鶴方壺」極為相似。
(二) 戰國「九鑲帶鉤」代表了中國古代金屬工藝的最高水準,就連故宮都沒有如此巨大而精美的帶鉤。
(三) 兩件東漢漆器,從紋飾風格和銘文內容判斷,是東漢皇家御用之物,且同一批製作,器形罕見而珍貴。故宮收藏的漆器中,也沒有類似器物。

[caption id="attachment_104008"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2007/10/9「皇朝.誠銘」拍賣公司舉辦「聯合專家鑑定會」(左4為張克晉)[/caption]

「皇朝.誠銘」更假借「台灣中華文物學會」之名,於2007年10月9日舉辦「聯合專家鑑定會」。台灣「中華文物學會秘書長」張克晉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丁孟、湖北鄂州博物館館長董亞魏、「青銅鑑賞界大腕」林迺松等幾位「專家」赫然在場助陣,並分別點評了每一件回流「國寶」,且一致對其藝術特色大加讚賞,並估其總價高達7,210萬元人民幣。

未料2007年11月9日台灣「中華文物學會」緊急發佈了以下聲明,言明該會:
(一) 從未經營或指派人員向外界徵集收藏品的業務。
(二) 從無設置鑑定專家,亦從未有為外界從事文物鑑定之工作。
所謂與「皇朝.誠銘」聯合舉辦的「專家鑑定會」純屬子
虛烏有。
(三) 從未授權本會秘書長對外從事任何徵集或鑑定文物之工作。
台灣「中華文物學會」並於同年(2007年)11月27日函知各媒體:
「解任」張克晉秘書長職務。

[caption id="attachment_104010" align="alignnone" width="463"] 2007年11月27日,台灣「中華文物學會」函[/caption]

眼看一幕幕近乎天衣無縫的販賣文物大戲,有動聽的故事、有專家的拍板、有讓人信以為真的傳承脈絡、也假藉「文物學會」及「博物院」的迷人招牌,簡直即將大功告成,豈料迅即被拆穿西洋鏡。

北京皇朝.誠銘拍賣公司原計畫於2007年11月17~18日拍賣這四件「國寶級文物」,旋被北京文物局於11月16日以「虛假宣傳、擾亂拍賣市場秩序……為避免競拍者被虛假宣傳所誤導」為由,下令「撤照停拍」。而且,更勁爆的是經文物主管部門專家鑑定後,其中三件被認定為贗品,另一件則是贗品和真假待定的拚接器。

三、 結語

我涉足古董藝術凡39年,深知「說故事賣古董」一直是古來中國文物市場的陋習。因為很多無知的買家喜歡聽故事,故事愈引經據典、振振有詞,愈有人相信魚目混珠而上鈎。張某人為「四件贗品」編造故事公諸於世,又伙同中國幾位所謂業界「專家」以此為「國寶」,為拍賣公司公開鑑價、背書。正好應驗了上述文物市場,無知買家妄想暴利可圖、一夜致富的病態沉疴,而讓造假作偽的不肖之徒有可乘之機。

總而言之,張某人是否涉及「文物金光黨」的真相已如上所述。也許他不喜歡熊宜敬所下的標題「文物金光黨」,但是,除了這個名詞,還可以用「什麼東西?」來形容他呢?「中國」國民黨為何選用這樣的人作為罷團領銜人,來領軍、教導國民黨的青年軍?朱立倫主席總該給個說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