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鄉之路》系列061-恐慌
台灣捷報/嘉義-蔡孟宗
105 天前
文/見毓法師 (法聚書院) 攝/蔡孟宗(法諄) 影像顧問
一張照片 一個心情 一個故事

20250124 攝於 泰國曼谷(圖/蔡孟宗攝)

20250123 攝於 泰國曼谷(圖/蔡孟宗攝)
過年期間,居士們來訪,總是趁機提出困惑:「那麼多修行方法,要修哪一種法門對生命才有交代或把握?」也有居士害怕學佛一輩子,萬一臨終時失智,怎麼辦?或有居士談到自己身心狀況最近很不OK,究其原因,就是在疫情期間,只要身體稍微不舒服,就很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或看到周遭有些朋友,一檢查就是癌症!聞癌色變,只要自己有些不舒服,就莫名地恐慌自己會不會得到癌症?
因為我們對死亡不明瞭,難免會有一種恐懼感。尤其年歲愈長愈覺得在追趕時間,深恐準備不周,資糧不足,定力不夠,惶恐不知將來何去何從?
達賴喇嘛開示:「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也涅槃了,許多的聖人、大師們也會死去,這是自然的法則,我們最終也會隨著這自然法則而死去。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人生成為有意義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可以讓我們帶來內在的滿足,這才是重點。即便下個星期就要死去,我們還有幾天生存,應該利用這幾天,好好地去訓練自己內心善良的價值,以及跟他人分享,這樣才不會遺憾或後悔。」
生從「無明」來,死往那裡去?面臨生死課題,與其擔憂恐慌,不如好好地規劃,在還來得及準備時,如何安排是很重要的。善教的師長會觀機施教,好學的學生會虛心受教;法門無高下,應機用心為要。運用擇法眼,找個可以帶領朝向解脫的老師,下定決心,撥出時間,好好踏實地跟隨修持戒、定、慧,只要正朝向解脫的彼岸前進,就毋庸恐慌了。

20250120 攝於 泰國餐廳(圖/蔡孟宗攝)

20250122 攝於 泰國芭達雅(圖/蔡孟宗攝)
The post 心鄉之路》系列061-恐慌 first appeared on 台灣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