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只有海東青赢得過秃鷹 — 以藝術更新自己 發揮創意 才是筆尖的功能
─Refresh yourself with arts to be creative --- it's required for Taiwan─
陳禹成(美國華府)
對付艋舺老大 經濟學 不敵 政治經濟學
面對艋舺老大威脅,(【專欄】艋舺老大勒索的實力被大打了折扣 — Deep Seek 所帶給川普的煩惱;https://vigormedia.tw/【專欄】艋舺老大勒索的實力被大打了折扣-deep-seek-所/),總體經濟學家的分析,川普考慮對台灣晶片課100%的關稅,他要的是台積電增加在美國的設廠,美國原本就是希望台積電設6個廠,並包括先進製程的晶片,現在台積電僅在美國設3個廠,所以才要施加壓力。他認為台灣完全有能力配合,增加的建廠成本當做是交保護費,換取美國保護台灣(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rmNGBlX)。
電機工程博士(曾任職美國貝爾實驗室) 的談判策略,也十分有實務上見解 --- 「台積電的價值如果從市場的反應來看,應該有一兆美元左右。台積電囊括了製造邏輯晶片60% 的市場。如果以高端的市場來說,更是佔了95%以上。
如果接受目前媒體所報的條件,把技術𨍭讓給 intel 呢?毫無疑問的,市場佔有率一定會下降,筆者認為五年之內,至少會有20%,甚至可多到40%。台積電公司的價值在三至五年內,至少會下降30%,厲害時是會超過50%。這些都要股民來承單,影響將是非常深遠的。
川普的談判法有的人把它叫做 maximalist 方法,一開始就提出最大的,有時是極誇張的要求,叫做 maximalist demands,然後在談判中再慢慢減價下來。這是從現代心理學所設計出的一種談判方式,台灣不應也不用全盤都接受。台灣人因對此不熟,常常在談判中吃虧。(【專欄】價值縮水?股票下跌? 台積電該怎麼辦?https://vigormedia.tw/【專欄】價值縮水?股票下跌?-台積電該怎麼辦?/)」
我們是棋手 不會是棋子?
[caption id="attachment_98762" align="alignnone" width="799"]
台灣民眾最擔心,美中互動台灣恐遭邊緣化? 賴總統2/14/2025:我們是棋手不是棋子(https://youtu.be/9b6WKlX8iTo?si=WA3LRMoIeikIfNlm)。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媒體關切台灣是否可能成為美中兩強競爭或合作的談判棋子。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從全球的角度,以台灣現有的整體國力在全球供應鏈體系間或區域安全的角色上,「我們是棋手不會是棋子」。(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502140131.aspx)
川普施壓台積電赴美 衝擊台灣經濟與國安(https://vigormedia.tw/川普施壓台積電赴美-衝擊台灣經濟與國安/),賴清德接見白宮前副國安顧問 盼與美一起打造「非紅供應鏈」(https://ynews.page.link/nUDC4)。經濟部長也立即承繼國安會結論,刻畫 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台灣的戰略角色與承諾(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692127)。
一、強化供應鏈韌性:透過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合作,分散供應鏈風險,確保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穩定供應。
二、建立多元化供應鏈:減少對單一地區或供應商的依賴,促進供應鏈的多元化,進而提高整體供應鏈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三、發展AI晶片產業鏈全球聯盟:利用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與國際夥伴共同開發AI晶片產業鏈,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
四、建立高階晶片關聯產業民主供應鏈:在關鍵應用的高階晶片及其關聯產業中,建立一個基於民主價值觀的供應鏈體系,確保技術和產品的安全可靠。
洋洋灑灑,也著實透露並宣告全球,護國神山在全球民主供應鏈的實力。
矽盾不會成功 海東青 才能戰勝美國秃鹰
知名資深分析師,罕見沉重發聲,要是護國神山台積電技術外流,有如烏克蘭當年自拆核彈,就算阻止不了,至少也要換得讓台灣加入北約同等級保證?
台灣傳曾在1960~1980年代研發核彈,結果實驗室被美國灌漿封閉,儘管沒了核彈護體,台灣還是打造出一座護國神山台積電,像一塊矽盾,讓世界各國不得不保護台灣。不過就像當年美國連根拔除台灣核武開發計畫一樣,川普政府現在也想把這座護國神山整座端走。
台積電能夠成功,除了資本投資實力與先進設備之外,人才更是關鍵,包括工程師幾十年來的經驗累積、know-how傳承,許多課本上找不到的技能,還有不分晝夜隨時on call的敬業精神都難以複製,川普想要台積電技轉英特爾,少了台灣工程師撐場,恐怕也是枉然。
川普政府施政常與政策目標背道而馳,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明確表態,要讓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降低消費者與企業借貸成本,但各項政策可能引發的連鎖效應,卻讓殖利率罕見地在降息循環初期不降反升,目前徘徊4.5%高檔,市場押注短線上看1年半新高5%。
(https://youtu.be/mfqUl8aa9dE?si=pVH2kyEjMW1QiZEm)
矽盾的說法(「科技未來與人文社科」系列演講:矽盾:全球台灣與美中對抗https://sociology.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3238&id=32337)當然也是政治經濟學分析的重要角度,它的缺點是《自我感覺良好》,和台積電的伏櫪老驥一樣,没有深入了解,艋舺老大威脅川普2.0用的是秃鹰(投資銀行),手法就是商人總統成功的陰狠手段 --- 併購(M & A Merger & Acquisition )。
[caption id="attachment_88604" align="alignnone" width="686"]
川普下的是西洋棋 賴清德如何致勝?
台積電和博通要分別接掌英特爾的代工、設計及行銷部門,現在還在初步討論階段。然而可行性可能打上一個問號,因為台積電製程技術如要移轉至英特爾,需要耗費大量資金與人力的整合。但,川普不會讓一家外國公司完全掌控美國老牌本土企業(https://youtu.be/V-ylqsfsyjo?si=zt2nbAzrsvKg32Ew)。
跟對中國威脅美國的Tiktok一樣,川普對台灣的台積電,就是讓忠於他的秃鹰們,玩Merger and Acquisition investment bank的遊戲,甚至以國家主權基金(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2/a-plan-for-establishing-a-united-states-sovereign-wealth-fund/)支持。
而美國法律卻是過去蔡英文政府,所面對兆豐案最慌亂而束手無策的痛處(https://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455801)。
在每次併購的核心,併購投資銀行在確保交易成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這些銀行提供當今企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專家財務指導、複雜的分析和策略談判。 對於踏上充滿挑戰的併購之旅的企業來說,了解併購投資銀行的角色和價值至關重要。
At the heart of every merger or acquisition, an M A investment bank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ensuring the deal’s success. These banks provide expert financial guidance, complex analysis, and strategic negotiations indispensable in today’s corporate landscape. For businesses embarking on the challenging journey of M&A, understanding the role and value of an M A investment bank is essential. (https://www.zoppi.co.uk/blog/inside-the-deal-dome-navigating-the-world-of-m-a-investment-bank-transactions)
放出海東青的左臂 國安策略思路
範例一(2017):
當年蔡英文政府的前瞻計劃有捌仟億。如果台灣搶先中國,買下萊迪思(背景見附件)……。
「前瞻計畫8千億,買下萊迪思半導體只要400億不到,台灣應該搶先中國,向美國買下萊迪思。」一位熟知華府政治內幕人士(inside beltway)更指出,中國就是看中萊迪思半導體在晶片設計架構FPGA上的專利及技術,想從基礎設計開始紮根突破,然而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Bharathwaj Muthuswamy、Santo Banerjee兩位教授所著作「A Route to Chaos Using FPGAs」一書顯示,未來的晶片設計可以融入混沌理論,對通訊硬體的新一代混沌加密有莫大的幫助。
目前大規模平行電腦包括像顯示晶片(GPU)和FPGA叢集這樣的系統,仰賴通用程式語言如CUDA、OpenCL,或是Verilog、VHDL等通用硬體描述語言。這些通用工具並不適合用以進行密碼與破密系統的開發工作,但若買下萊迪思半導體,再把混沌系統架入,則可開發出更有效的加密通訊設施,國內這方面的專家有台大電機系副教授鄭振牟,海外傑出的華人有李天岩博士。而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教授曾親口向記者表示,混沌加密是可行的,目前已有廠商提供相關產品。
這位熟知華府政治內幕人士建議,台灣應出面買下萊迪思半導體,台灣有能力及技術, 但領導人要懂得「禮賢下士」,讓台灣在混沌加密技術上奪取先機,也化解中國取得萊迪思後的優勢,不給川普有把萊迪思賣給中國,進而傷害台灣的機會,這是一石三鳥之計。
範例二(2020):
台積電不諳華盛頓遊戲規則 美國設廠之路是機會也是風險【台積電不諳華盛頓遊戲規則 美國設廠之路是機會也是風險】(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9533 )
美中貿易戰大打出手,台積電被迫介入政治議題
他強調,如果美方真的要動作,輕則以像處理兆豐金涉及洗錢案罰款一樣,重則讓台積電將其中一部分分割,例如南京廠直接賣給中國,但美國技術不支援。
而且,這8個月來媒體數次揭露的是美國國防部的擔憂,曝光在媒體的次數更甚於對台積電供貨華為的疑慮,這位華府律師表示,不論從美國國防先進研究室DARPA的預算書上、或者從F-35晶片來看,美國國防部考量得更長遠:具有混沌加密特性的下一代晶片必須在美國生產。
歷史脈絡 --- 台灣的國安會和政治經濟學者 需要了解的深層結構
這要從中國清華大學教授王小雲和已故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的量子電腦開始說起,在2005年破解全球廣用的MD5密碼、後來再破解SHA-1密碼,讓王小雲聲名大噪,她還因此獲得有「中國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第四屆「未來科學大獎」,獲得100萬美元獎金。
正如郭文貴曾提到,張首晟的死和量子電腦有關,因為在量子電腦的運算之下,任何密碼,包括銀行保險庫的密碼,都如同廢紙一張,立馬被破解,尤其目前許多軍機、軍艦使用的晶片可輕易被駭入,還有軍事基地之間的通訊將被破解,中國打算利用量子電腦技術來破解各種密碼。
量子電腦讓線性數學模式加密危險,美軍朝混沌理論發展
「但Chaos加密是非線性混沌加密,由美國台裔李天岩教授將物理混沌現象數學化之後的模型發展而成,縱有王小雲、量子電腦也破解不了。」這位華府律師說,也因此中國中央軍委會有找台灣某位中研院院士去解釋Chaos加密功能,目前相仿的混沌理論已應用在無人機上面。
在半導體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Bharathwaj Muthuswamy、Santo Banerjee兩位教授所著作「A Route to Chaos Using FPGAs」一書顯示,未來的晶片設計可以融入混沌理論,對通訊硬體的新一代混沌加密有莫大的幫助,國內某知名大學教授也持相同看法,若有效的應用Chaos原理設計晶片,量子電腦在破解的速度上不再占有優勢。
這位華府知情律師指出,台積電赴美設廠最高的成本反而不是硬體,是軟體,其實是Chaos IC設計的高端人才,至此,美國國防部、台積電、高階IC設計師將成為一個鐵三角,台積電若把握住機會,可能成為美國下一代關鍵晶片的參與者。
【台積電不諳華盛頓遊戲規則 美國設廠之路是機會也是風險】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9533 )
棋手左膀的智慧
以藝術更新自己 發揮創意 --- 才是目前混亂(Chaotic)台灣真正需要的。
棋手左膀的智慧,是否釋出,克服美國秃鷹,台灣海東青,將決定台灣命運!
附件一:
所謂的十三五計畫,中國國家設定2016年到2020年之間國家經濟發展主軸目標計畫,相較於第十二五計畫(2011年到2015年),將投入更多資源在科技產業的升級與技術突破,根據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針對中國十三五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科技及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要從2015年的15%到2020年的60%,來自高科技公司的營收從2015年的22.2兆成長到2020年的34兆人民幣。
十三五計畫中重要的政策目標是,半導體產業降低對美國、台灣的依存、自主發展的比重要從30%拉到70%。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紫光積極併購台灣半導體、封測公司,而在美國併購萊迪思半導體。
萊迪思半導體除了擁有晶片設計中FPGAs專利技術外,也開發出可以進行人臉辨識、無人駕駛應用功能,然而,峽谷橋資本在北韓局勢惡化的這時候繼續向美國申請併購萊迪思半導體,令人擔憂美國川普總統是否可能為了北韓局勢而把萊迪思賣給中國。
【中國為十三五向川普買萊迪思 台灣應扮程咬金搶下】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626 )
附件二:
美國官方多次要求赴美設廠,台積電多次否認受壓
一般而言,外界通常解讀美國政府對台積電的自我安全控管缺乏信心,尤其台灣曾發生如穩懋半導體等高科技廠技術遭竊事件,因此多次對台積電提出赴美設廠要求,而劉德音多次否認媒體報導。
美國官方對台積電的主要訴求有兩項,第一是降低對華為的供貨(甚至傳出台積電以轉投資公司名義幫華為進口禁止清單上的品項,台積電否認),第二是將美國敏感晶片移至美國本土生產,而美國國會也蠢蠢欲動,準備修訂制裁措施,最早示警的,是流亡在美國的中國富商郭文貴,他在去年5月直播中第一次提到台積電將面臨美國制裁的危機。
即便外電多次報導,但台積電高層在多次法說會上否認,直到2020年1月,台積電宣布聘請曾於英特爾(intel)服務的前法律及政策集團副總裁Peter Cleveland 擔任副總裁,進行政府遊說工作,在法說會後,媒體提問,既然台積電沒有受到美方壓力,台積電一切出口都符合美方要求,那為何要聘請Peter Cleveland擔任這樣的角色?他主要的職掌為何?台積電回應,是為了加強與政府部門溝通。
【台積電不諳華盛頓遊戲規則 美國設廠之路是機會也是風險】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9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