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瀕臨風暴中心:普丁川普通話後烏克蘭的危機深淵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2025年2月7日,普丁(Vladimir Putin)與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一通電話,將烏克蘭推向了危機的深淵。這並非一次普通的外交通話,而是涉及地緣政治、軍事對抗和經濟利益等多方面複雜因素的博弈。
國際政治舞台上,領導人的每次互動都可能成為局勢轉折的關鍵。此次通話之後,烏克蘭的局勢迅速惡化,從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到軍事緊張升級,再到經濟與能源領域的爭奪,烏克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地緣政治的暗流湧動
普丁在這次通話中有明確的戰略意圖。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來,俄羅斯一直視烏克蘭為傳統勢力範圍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支持不斷加強,普丁希望通過與川普的私人關係,在通話中獲得美方某些方面的妥協,從而為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的軍事行動爭取更大操作空間。
由於萬斯(Vance)作為川普的副總統候選人,代表了共和黨內支持「MAGA」理念的新興勢力,川普在處理某些國際事務時,可能受到萬斯所代表的政治基盤與經濟利益訴求的影響,從而使其立場出現微妙調整。在與普丁的交談中,他提到了美國對稀土礦物的需求,而烏克蘭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稀土是現代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原材料,這一議題的引入使烏克蘭的命運與美國經濟利益緊密相連,也讓烏克蘭處於更危險的境地。
國際社會對烏克蘭局勢惡化表示擔憂。南韓、日本等國呼籲和平解決衝突,但缺乏有效制衡手段,聲音微弱。中國大陸保持謹慎態度,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並呼籲對話解決爭端,但這種平衡立場難以對當前局勢產生決定性影響。
軍事形勢的急劇惡化
[caption id="attachment_98646" align="alignnone" width="1042"]
隨著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持續增強軍事力量,烏克蘭軍隊面臨巨大壓力。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報導,烏克蘭為應對俄羅斯進攻威脅,採取措施吸引年輕男性參軍,提供住房補貼、教育資助等福利提高招募效率。然而效果有限,烏克蘭軍隊在裝備、訓練和士氣等方面與俄羅斯存在較大差距,使其在軍事上極為脆弱。
烏克蘭軍隊的困境不僅體現在兵力不足和裝備落後上,長期戰爭還破壞了社會結構和經濟發展。許多年輕人因戰爭失去家園,面臨就業困難和心理創傷等問題,這又影響了軍隊招募工作。即使有人願意參軍,也要克服家庭經濟負擔重、對未來缺乏信心等諸多障礙。此外,烏克蘭軍隊指揮系統存在決策效率低下、資訊傳遞不暢等問題,在面對強大對手時可能被放大。
國際社會對烏克蘭軍事防禦能力的支持力不從心。一些西方國家承諾提供軍事援助,但與俄羅斯龐大的軍事機器相比只是杯水車薪。西方國家在提供援助時受國內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制約,如擔心過度介入引發與俄羅斯直接對抗,影響自身安全穩定。而且西方國家之間在對烏克蘭支持力度和方式上存在分歧,削弱了整體援助效果。
經濟與能源的激烈爭奪
稀土礦物作為現代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烏克蘭擁有的稀土資源吸引了多方關注。川普在與普丁的交談中提到稀土議題,顯示出美國對此高度重視。稀土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美國需求不斷增加。如果美國能在烏克蘭稀土資源開發方面取得進展,可減少對中國大陸稀土依賴並在高科技產業競爭中佔據更有利位置。
俄羅斯也可能利用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控制這些資源。俄羅斯在烏克蘭周邊地區有深厚經濟聯繫,這為其控制烏克蘭稀土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一旦成功控制,將大大增強其在全球經濟和科技競爭中的地位,這對烏克蘭是巨大威脅。
烏克蘭是歐洲重要能源通道,許多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經由烏克蘭輸送到歐洲各國。普丁清楚認識到這一優勢,試圖利用能源施壓烏克蘭政府。天然氣在歐洲能源結構中佔重要地位,許多歐洲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
一旦俄羅斯切斷或減少經烏克蘭向歐洲供應的天然氣,將對烏克蘭經濟造成巨大打擊。烏克蘭作為過境國每年可獲得大量過境費收入,這筆收入對財政至關重要。如果失去這部分收入,烏克蘭政府將面臨嚴重財政危機,進一步削弱應對危機的能力,同時影響歐洲多個國家的能源安全,可能導致歐洲能源價格上漲,進而影響整個歐洲經濟發展。
結語
普丁與川普通話後,烏克蘭面臨的危機全面展現。從地緣政治博弈到軍事形勢惡化,再到經濟與能源角力,烏克蘭被捲入複雜危險的漩渦。目前烏克蘭局勢正朝著不確定方向發展。
國際社會需要更加積極介入,尋求和平解決方案,以避免更大規模衝突爆發。否則,烏克蘭可能成為下一個國際衝突焦點,給整個地區乃至全球帶來不可預測影響。總而言之,烏克蘭目前狀況令人擔憂,未來發展仍需進一步觀察。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應認識到和平與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