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川普反反覆覆 台灣提心吊膽 — 處理兩岸危機隱患 台灣要有自知之明
陳禹成(美國華府)
台灣仍然是川普所謂的筆尖嗎?
還是 投藍不一定命中(華府遊說不一定有效)的擦邊球?
2025年2月14日國安高層會議因應川普新局外交,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並發表他如何因應的結論,擴大對美投資採購 提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倡議(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502140111.aspx)如何透過前美國政府國安顧問Robert C. O’Brien(2019 - 2021 第27任川普政府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American Global Strategies LLC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遊說(https://americanglobalstrategies.com/team_member/robert-c-obrien/),紐約時報當天分析,就台灣政府努力方向,完全解釋來龍去脈,清澈見底(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50214/taiwan-tariffs-trump/zh-hant/)。
(1) 在公開場合,台灣政府對其與華盛頓的關係表現出一種鎮定且充滿信心的姿態。然而,據三名知情的美國官員透露,台灣官員上個月和去年12月前往華盛頓期間,試圖與川普的核心圈子建立聯繫,但到目前為止收效甚微,他們形容這些互動很有限。
(2) 「一些在台灣問題上屬於強硬鷹派的人士被排除在外,這很說明問題,」,曾在美國政府擔任情報官員、前中央情報局CIA中國政治分析師、紐約諮詢顧問 中國戰略集團總裁 克里斯托弗·強生(Christopher K. Johnson)說,「看起來好像台灣的一些賭注押錯了。」
(3) 大約六名即將上任美國國防部高級職位的官員已擯棄了共和黨支持美國擴大海外影響力的傳統,轉向贊成對美國軍隊的海外承諾進行限制。他們代表了共和黨中一個日益受歡迎的對外政策信條,持這種信條的人近年來一直對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支持感到不滿,並敦促北約盟國增加軍費開支。
(4) 川普提名的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曾在去年5月發表的一篇觀點文章中警告,台灣不應認為自己對美國來說必不可少。「雖然保衛台灣對美國來說有極大的利益,但美國人不是沒有它不行,」。他和其他的國防部官員暗示,台灣應該將軍費開支增加到其經濟產出的至少5%,也就是目前軍費開支的兩倍左右(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archives/2024/05/11/2003817679?utm_medium=P)。
處理兩岸危機隱患 台灣要有自知之明
美國媒體和政策官員對台灣國家安全的警訊,已經很清楚。擴大對美投資採購、提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倡議、提高國防預算先至3%都是善意回應;但在目前台灣政治混亂、最重要安撫民心必要措施,似乎仍然束之空中樓閣?
台灣近乎配合性的反應美國的政策,出現了一個致命的盲點,誤以為俄烏戰爭結束後,多餘的戰略資源會用在台灣,這是完全不了解川普全球戰略、格陵蘭、巴拿馬運河和加薩走廊《掠奪》在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意義。(https://www.youtube.com/live/KkYHN7m7OiI?si=VJYKxpTkrvpKrwwV)。
[caption id="attachment_98442" align="alignnone" width="1081"]
即使在亞洲,川普和石破茂於2月8日聲明,美日關係進入“新黃金時代”
https://www.voanews.com/a/trump-hosts-japan-s-ishiba-amid-early-moves-that-have-rattled-some-allies/7966846.html ;真正的軍事戰略合作,卻是美國新國防部長對AUKUS發言:
AUKUS 的重要性以及加強該地區地下能力合作的重要性:「這不是美國能夠獨自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承擔的使命。它必須包括強大的盟友和夥伴。技術共享和潛艇 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T]his is not a mission in the Indo-Pacific that America can undertake by itself. It has to [include] robust allies and partners. Technology sharing and subs are a huge part of it,” said Secretary Hegseth. (https://editorials.voa.gov/a/investing-in-indo-pacific-security/7975394.html)。
台灣是棋手?不是棋子?
台灣軍事防衛一向唯美國馬首是瞻,專家們競相吹捧的DIU(Defense Innovation Unit)
(1)建立臺灣的DIU(https://www.pf.org.tw/tw/pfch/12-10905.html)
(2)DIU 台灣產業轉骨的機會(https://vos.tier.org.tw/ArticleMore.aspx?DGUID=c06c9583-d4c9-467e-a084-98b8fee657fe)
(3)國防部擬設DIU 學者:創新概念改善戰力有必要性(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7060241.aspx)
(4)顧立雄:國防創新小組聚焦無人機 盼與美方共同生產
(5)台仿效美國成立DIU任重道遠 無人機與反制系統兩者皆不可缺(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709422_60Z5IVH816T3HJ3S75I3U)
中華民國三軍统帥2022年7月,在他透過安倍在台好友(私人管道、朋友身份、而非官方副總統),參加日本首相安倍喪禮返台第二天,就已經被告知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7NhxW_5JoDpWmPnQqy4Fp15sm1wQQgD0/view?usp=drive_link),未來台海衝突一定以無人機為主力,而背後的決勝點,就是當時美國國防部開始研發、主導台海兩岸戰爭的科技基礎DIU。(【專欄】艋舺老大勒索的實力被大打了折扣 — Deep Seek 所帶給川普的煩惱https://vigormedia.tw/【專欄】艋舺老大勒索的實力被大打了折扣-deep-seek-所/)
台海戰爭一旦開打 台灣可能淪為棄嬰?
恐怕有難言之隱?被提名的新任國防部次長是一個私募基金的創辦人,台灣海峽的無人機保護傘(DIU)怎麼辦? 中共罕見披露美艦穿越台海 國防部:與友盟的合作細節不會主動說明(https://web01.rti.org.tw/news/view/id/2238036)。
《拜登政府美國防部副部長凱斯·希克斯 (Kath Hicks) 承襲歐巴馬總統時期、牛津大學物理學博士Ash Carter所創DIU Defense Innovation Unit,主導的海軍「複製器」計畫第一階段將於 2025年8 月就緒,計畫旨在阻止中國入侵台灣。 希克斯已經離任,代替她的副國防部長是,川普提名瑟伯勒斯資本管理公司 (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Stephen Feinberg
(https://federalnewsnetwork.com/defense-main/2024/12/trump-names-his-nominees-for-deputy-defense-secretary-other-top-dod-positions/?readmore=)。「複製器」計畫如何延續,協防台灣DIU Defense Innovation Unit 未來在台海兩岸、萬一發生衝突時,以無人機為作戰主力的國防,受到矚目》(【專欄】艋舺老大勒索的實力被大打了折扣 Deep Seek 所帶給川普的煩惱;https://vigormedia.tw/【專欄】艋舺老大勒索的實力被大打了折扣-deep-seek-所/)。
台灣的時間不多了
--- 台灣必須改變 以免為時已晚 要嘛現在 要嘛永遠
川普的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警告:台灣的時間不多了。 就北京顯然正在準備應對的中國堅決進攻而言,它的防禦能力正處於危險邊緣。 台灣的任務非常艱鉅,但也很簡單。 ……。 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加強島上抵禦入侵和封鎖的防禦能力。 …… 將你的行動和言論與當下所需的緊迫性相匹配。 台灣必須改變,以免為時已晚。 要嘛現在,要嘛永遠(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archives/2024/05/11/2003817679?utm_medium=P)。
台灣如何超越DIU
--- 防禦的殺手鐧 制敵機先 出其不意
美國聯合作戰司令部 攻擊敵人的戰略說明 與戰術分析 (【專欄】政策指導之下、戰略與戰術的分進與合擊 --- 新三軍統帥任重而道遠(https://vigormedia.tw/author/hui48/)
既定政策之下、戰略與戰術的分進與合擊,是台灣的國家安全考量,需要急起直追的政經分析、談判技巧和策略應用。以暗殺前伊朗参謀總長任務(戰略),用無人機匿蹤、夾帶飛彈、深入敵營,直接攻擊命中並摧毀目標(戰術),就是US Central Command 美國四星上將Frank McKenzie 在川普第一任總統內的傑作(https://youtu.be/Aq6PFkXDo5U?si=Dqe0fTHfByxnT1pL)。
他的任務,需要網軍配合(https://www.usf.edu/news/2024/ai-and-the-military-gen-frank-mckenzie-shares-insights-ahead-of-national-security-conference-at-usf.aspx),而美國現有一共十一個作戰司令部中的網路司令(兼管NSA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就是在總統及國防部長指令下支援。

如果任何領導人即將造成台灣生死存亡的威脅而台灣統治當局又獲有絕對的正面証據,台灣人民是否也希望他們的領袖將會有同樣睿智的決定、一舉殲滅即將造成恐怖後果的主謀?而這樣的決定,因滋事體大,也確實需要公開說明攻擊敵人的戰略與戰術分析。
以下,是美國四星上將Frank McKenzie對,利用無人機携帶飛彈、命中目標的戰略說明:
「四年前的這個星期,在總統的指示下,我指揮的部隊在巴格達襲擊並殺死了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馬尼。他抵達那裡是為了協調對我們大使館和該地區聯軍目標的攻擊。我們的成功攻擊使德黑蘭的計劃陷入混亂。伊朗的回應——向伊拉克西部的阿薩德空軍基地發射一連串飛彈——主要是對空打擊。這次襲擊的目的是殺死美國人,但地面指揮官確保沒有死亡。我不會最小化我們的部隊在那次襲擊中受到的傷害,但情況可能會更糟。伊朗人隨後做出了讓步。
教訓是:伊朗人的戰略決策是理性的。其領導人了解暴力威脅及其應用。建立和維持威懾需要意志和能力。由於這對暴力組合,我們能夠重置威懾力。伊朗人一直擔心我們的能力,但在2020年1月之前,他們懷疑我們的意願。
(https://www.wsj.com/articles/lesson-of-the-soleimani-strike-quds-iran-deterrence-war-gaza-attacks-on-americans-5c9bbfa1)

美國聯合作戰司令部
(https://www.defense.gov/About/combatant-commands/)
聯合作戰司令部,是美軍當中直屬於國防部的軍事指揮機構之一,分地域型和功能型,具有廣泛且連續的使命,無需通過各軍種,可直接指揮麾下所屬各個軍種部隊。司令部由一名上將擔任司令官,司令官對其所屬部隊有法定的不可讓渡的指揮權,司令官的指揮權來源於高華德-尼可拉斯國防部重構法案中對指揮系統的確定,作戰命令由總統通過國防部長下達至各具體的司令部。目前,美國共有11個聯合作戰司令部,4個是功能型司令部,7個是地域型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