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 邀高中職青年守護地球風調雨順

台灣產經新聞網/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
40 天前
新聞圖片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共同舉辦高中職組仿生設計競賽至今邁入第四年,因應極端氣候加劇影響、風不調雨不順影響生活、甚而帶來嚴重災害,競賽邀請青年提出「極端氣候下的仿生適應策略」,預計於202561(週日)23:59  截止收件!

(2024)年,全球極端氣候事件不斷,像是撒哈拉沙漠面臨半個世紀以來最強降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罕見暴雨侵襲、杜拜大淹水;超級颶風「海倫」與超級颱風「摩羯」分別重創美國東南部與東南亞多國;中美洲、墨西哥、印度遭受歷史性熱浪侵襲;非洲多國遭遇最嚴重乾旱、千萬人面臨飢荒回想前幾年台灣面臨水情拉警報的現象,去年連續遭3個颱風肆虐對交通、農產造成眾多災情。根據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表示,過去這幾十年來,台灣夏天已經達120天,到世紀末,在最好的情境下,夏天可能會增加到150頻繁的熱浪、持久的乾旱、超大的豪雨,極端氣候和社會經濟衝擊使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威脅到糧食和水安全,更影響生存與健康

生物在極端的環境中生存有哪些調適方法?例如對植物的生長而言,含有過多鹽分的土壤代表極為嚴酷的環境,而某些菌根網絡透過液胞 (細胞內儲存空間) 內儲存過量鹽類離子,有效地吸收水分、氮,及磷,進而阻斷宿主植物內鹽類離子的運輸,使其宿主植物可生長於這嚴酷環境,這是植物與真菌共生的策略!隨著人類持續開發土地來種植作物,找尋肥沃的區域進行農耕將會十分重要。了解大自然是如何克服挑戰於高鹽環境和其它惡劣的環境讓植物成長,或許能為我們最有效率地利用土地帶來靈感。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高中職組主題為「極端氣候下的仿生適應策略」,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總獎金6萬元鼓勵高中職向生物學習生存策略、嘗試解決現實環境與生態問題。作品進入決選之團隊皆可參與「仿生共學咖啡館」活動,由專家輔導團協助作品進行優化!高中職組競賽辦法請至: https://www.biomimicrytaiwan.org/2025-biomimicry-design-challenge_high-school/ 或直接參閱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官網: https://www.biomimicrytaiwan.org/

#仿生 #科博館 #極端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