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蔡岳勳 missav 天氣
17-18°C

〈專文〉年節腫脹不只是胖!醫示警:代謝問題的 5 大警訊

銳傳媒/ 2025.01.29 10:34

〈專文〉年節腫脹不只是胖!醫示警:代謝問題的 5 大警訊

 

年節健康風險不容小覷!腫脹、疲勞 可能是代謝失衡的信號
過年放縱後的健康隱憂 醫提醒:水腫、疲勞與代謝疾病有密切關聯

年節期間,家家戶戶準備的豐盛佳餚與零食,可能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常見的高鹽、高油、高糖飲食,以及長時間的久坐或睡眠不規律,會對身體的代謝系統造成極大壓力。特別是對於代謝疾病患者來說,年後腫脹、疲勞等症狀可能不僅僅是「胖」那麼簡單。美兆健檢診所林素菁醫師提醒,若身體出現代謝異常的警訊,應提高警覺,避免健康風險在不知不覺中加重。

「胖了一圈」不只是體重!代謝壓力悄悄增高

「許多人在過年後發現自己『腫了一圈』,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體重增加。但有些腫脹可能並非單純的體脂肪增加,而是代謝異常所致。」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林素菁解釋,過量攝取鹽分、糖分和脂肪,容易引發體內的水分滯留、血糖波動以及脂肪代謝異常,導致身體看起來浮腫,並伴隨容易疲勞或胃腸不適等症狀。

林素菁醫師進一步指出,過度飲食與缺乏運動會影響正常新陳代謝,特別是對於已有代謝疾病的患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者,更容易在年節期間因飲食失控而引發健康問題。此外,林素菁醫師也提醒,即便是身體看似健康的年輕人,若在年節期間飲食失控,代謝壓力累積後也可能出現健康危機。

代謝異常的 5 個警訊:別讓健康警鐘被忽略

如果在年節後出現以下警訊,應該更加關注自己的代謝健康:
1. 腫脹未退:假期後數天,手指、腳踝或臉部的浮腫仍未消失。
2. 異常疲倦:即使充足睡眠後仍感到乏力,做簡單活動就容易喘。
3. 胃腸不適:頻繁感到腹脹、消化不良或排便異常。
4. 體重快速波動: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或減少。
5. 皮膚異常:皮膚變得乾燥粗糙,甚至出現色素沉澱或癢疹。

林素菁醫師說明,這些表面症狀往往反映出內在代謝問題,應及時調整生活習慣,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年節健康生活的實用對策 減輕代謝壓力

為了在年節期間保持代謝健康,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特別整理以下對策:
1. 控制飲食分量:避免一次攝取過多高鹽、高糖、高脂食物,適量搭配蔬菜水果。
2. 多喝水:幫助代謝廢物排出體外,減少水腫發生。
3. 適度運動:即使是假期,也應保持每日 30 分鐘的輕度運動,如散步或瑜伽。
4. 避免久坐:坐著聊天時,每 30 分鐘起身走動,促進血液循環。
5. 關注身體變化:留意體重波動與不適症狀,若警訊持續,務必及早就醫。

健康是一場長期的自我管理,而年節正是檢視生活習慣的重要時刻。林素菁醫師強調,「年節過後,如果腫脹或其他不適持續,別輕忽它們可能帶來的代謝隱憂,早期檢查與調整生活方式能避免問題惡化,為新的一年奠定健康基礎。」美兆健康管理機構也提醒大家,過年不僅是享受美食的節日,也是重視健康的最佳契機,讓我們迎接一個更輕盈、充滿活力的新年!


----------------------------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介紹】
美兆健診是台灣領先的專業健康管理機構,擁有38年豐富經驗,累積近300萬筆健康檢查數據,強大的數據基底,為醫學領域提供多面向的健康數據分析。透過科學數據分析與多元化經營的現代醫學概念,美兆積極提升服務品質,要為各階段的人生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方案,期盼替社會帶來更多健康促進的啟發,並將這些關鍵的健康資訊傳遞給更多需要的人,「活得久、活得好、老得慢」活出健康的積極意義!

熱門關鍵字:

健康 特別報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