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許多知名餐飲業都接連爆出集體食物中毒的案例,尤其最近年終聚會很多,不少人卻都相繼出現腹瀉的症狀,當中大多都是感染諾羅病毒而引發的症狀,值得注意的是,諾羅病毒正是經常造成群聚性食品中毒的元兇之一,加上傳染力極強,因此除了飲食上要注意之外,學會正確的預防方式也相當重要!
圖/擷取自FREEPIK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承達說明,諾羅病毒的感染通常好發於冬天到初春之際,與輪狀病毒相似,曾有觀察發現,一到了冬天,就有一群小朋友開始出現上吐下瀉的現象,因此諾羅病毒過去就曾被稱作「冬天嘔吐病」。醫師還提到,諾羅病毒的症狀潛伏期較短,大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有些比較久的則可能會到48-72小時之間,至於感染除了常見的腹瀉之外,還會出現嘔吐、乾嘔、發燒、身體疲累痠痛、頭暈等,嚴重時還可能會因為吐瀉過度而造成脫水情況。
林承達醫師指出,感染諾羅病毒屬於病毒性的腸胃炎,病毒性腸胃炎的感染源包含輪狀病毒及腺病毒,另外一種常見的腸胃癌則是細菌性腸胃炎,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都是主要感染因子,潛伏期也差不多是1-2天,醫師說到,不管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感染原因其實都非常相似,像是吃到不乾淨的東西、食物擺太久、環境不乾淨沾染到食物上等,或是同住的感染者沒有確切落實清潔,就可能會讓病毒傳播。
林承達醫師表示,諾羅病毒只需要大約100個顆粒以上的少量病毒就可能有傳播感染的風險,加上是經由糞口傳染,傳播力非常強,尤其近期食安問題嚴重,攝取蔬菜、水果及肉類都有可能會在不知不覺間感染,所以要完全預防的話真的不容易,不過醫師也強調,感染腸胃炎不需要太過擔心,大部分細菌性和病毒性腸胃炎都能夠自己痊癒,只需要透過一些支持性的療法即可,只有出現較嚴重的出血、發炎症狀,才會需要積極使用抗生素藥物來做治療。
林承達醫師也提醒,由於諾羅病毒並沒有外套膜,用酒精是無法殺死的,所以環境及自身的清潔就相當重要,除了減少吃外食的頻率之外,在做環境消毒的時候可以選用漂白水,手部也要用肥皂清洗。至於不適症狀如何緩解?醫師建議最好可以選擇清淡一點的飲食,像是粥類、稀飯等比較不刺激的食物,如果身體還是感到強烈不適的話,應盡快就醫治療,透過藥物來緩解會更有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