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癌症人數仍然呈現上升趨勢,根據衛福部近日公布最新癌症統計報告顯示,全台新發生癌症人數共13萬293人,等於每4分2秒即有1人罹癌,是歷年以來最高的數據。此外,就連癌症患者的年齡層也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而是與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有關。
圖/擷取自FREEPIK
高敏敏營養師表示,想要防癌,要先記住癌細胞最愛的10個字,並盡量避免。首先是「糖」,雖然吃糖與癌症沒有直接關係,但高糖飲食容易讓人肥胖,而肥胖和胰臟癌、乳癌、子宮內膜癌等多種癌症有關,且越多糖癌細胞越活躍,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攝糖量最好別超過25克。
第二字是「燙」,研究指出,超過60℃的食物對黏膜具有傷害性,雖然人體會自行修復,但食道粘膜復原的速度,遠跟不上人體修復速度,反覆傷害下就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第三字則是「燻」,燻製食品如香腸、培根等含有亞硝胺和苯駢芘,攝入過多可能增加肝癌、口腔癌等風險,且通常會含較高的鹽分,長期食用對腎臟和血壓也不利。
第四字是「酒」,長期過量飲酒會損害肝臟 引發肝硬化甚至肝癌,酒精還會增加口腔癌、食道癌的風險。第五字是「霉」,發霉食物中含極強致癌物黃麴毒素,即使高溫烹煮也無法完全破壞毒素,對肝臟傷害極大,容易提高肝癌發病率。第六字是「菸」,吸菸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肺,當中的有害物質還會損害心血管系統。
圖/高敏敏營養師提供
第七字是「油」,蛋白質經過油炸後 會產生致癌物「異環胺」,若經常大量攝取,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提高,建議選用健康的植物油,如橄欖油,並在烹飪時避免高溫油炸,控制油的使用量。第八字是「醃」,醃製食品中含有亞硝酸鹽 進入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長期食用會增加胃癌和食道癌風險,高鹽還會對腎臟及血壓造成負擔。
第九字則是「鹹」,過多鹽分除了增加腎臟負擔之外,還會導致高血壓及胃癌,因為攝取高鹽容易傷害胃黏膜,建議每天鹽的攝入量應少於6克。最後則是「懶」各種癌,現代人生活忙碌,幾乎餐餐外食,為求方便就會較偏向快速的加工食品,加上沒太多時間運動,進而導致肥胖、代謝問題及免疫力下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