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仍處於流行期。疾病管制署今(14)日表示,第2週(1月5日至11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為12,350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3.7%,然而社區內仍持續有多型腸病毒活動,尤其以克沙奇A16型最為常見。
▲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仍處於流行期。(示意圖/shutterstock)
疾管署指出,近期天氣寒冷,部分民眾僅用清水洗手,忽略使用肥皂的重要性,提醒民眾應遵守「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正確洗手,尤其是在吃東西前、接觸嬰幼兒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及看病前後等時機,徹底清潔雙手以降低感染風險。此外,居家和學習環境也應保持通風與定期清潔消毒。
疫情數據與病毒型別分析
根據疾管署資料,本(2025)年截至目前尚無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但去年(2024)累計10例,其中7例為未滿1歲的幼童,感染病毒類型包括克沙奇A2型、克沙奇A10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型及腸病毒D68型等。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風險群,且病程發展迅速,家長需特別留意重症前兆病徵。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風險群,家長需特別留意重症前兆病徵。(示意圖/shutterstock)
正確消毒與防疫措施
隨著農曆春節將至,疾管署建議民眾在家中大掃除時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加入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特別是對高頻接觸的器具和表面進行處理。使用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在消毒後靜置10分鐘再以清水擦拭,確保消毒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對腸病毒的殺毒效果有限,應以含氯漂白水為主進行環境清潔。
注意幼童重症前兆
疾管署提醒家長,嬰幼兒感染腸病毒後需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肌抽躍(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手腳無力或麻痺、持續嘔吐及呼吸急促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送往大醫院治療,以降低重症或死亡風險。
疾管署呼籲民眾持續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尤其勤用肥皂正確洗手,並確保環境清潔,共同為春節健康團聚做好準備,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
更多eNews報導
昔轟動社會的台中5寶爸!貧苦受資助「承諾結紮」 被爆:又生了1胎
肇逃2天辯「以為撞到石墩」!邱軍撞死人照唱跨年 經紀公司11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