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調高公糧收購價爭議未歇,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日前在立法院舉行「公糧收購,政府失信,農業部失德-保障農民權益,維護農民生計」公聽會,邀請官員及農民出席,希望讓官員能聽到稻農的心聲,不要再待在冷氣房,拿似是而非的數字做決策、並要求政府應信守承諾,落實照顧稻農生計。
持平而論,行政部門在處理立院「提高收購價格5元」 主決議上(113位不分黨派立委均無異議),確實存在諸多可受公評之處,謹分析和建議如下:
1.種稻成本大增:公糧收購價已13年未調整,這期間稻作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如過去每日雇工費為800元,現提高為1500元,稻苗從每盤28元提高到每盤45元等),加以國內物價指數連連上漲(如2023年CPI年增率高達2.5%),考量稻農當前處境,合理調高公糧收購價實屬必要,而這些原本可以透過科學數據,理性論辯,溝通協調,找出共識,卻因政府固執,而錯失良機,未來施政因以此為戒。
2.農家專業所得偏低:確保「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所得」、「促進農業永續發展」是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標,為此政府每年花費上千億經費來照顧農民,增進其福祉。然而目前農家平均年所得來自專業所得僅佔23%,尤其稻農淨所得明顯較其他作物跟產業低,農政機關早應該透過品種改良,智慧農法,綠能低碳等,來協助稻農提高其經營效能及稻米品質,進而提高稻米售價:政府施政不能老是靠短線操作只給魚吃(福利津貼),更應給釣魚竿(技術輔導、現代化設施)和協助賣好魚(找尋優質市場)。
3.現行稻米輔導效果遭質疑:農業部提出的「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有許多措施屬現行正在推動的加強版,業界對其實際執行成果多所質疑,政府強調民國100年曾因調高公糧收購價格,造成耕作面積回增至27萬公頃,係多項政策(包括活化休耕地)所導致。不應獨責提高公糧價格:何況此次竟也趁機加入調高「休耕」補貼金額,引發不同看法,農業部有必要公開相關資料已解外界質疑,並尋求對話,不能只靠同溫層取暖。
4.稻穀保價政策欠缺替代方案:全球目前僅台灣實施稻穀保價政策,政府每年需花費近百億預算在公糧收購,也不符合 WTO削減境內支持的趨勢,加以台灣也積極想加入CPTPP等區域經貿合作組織,若沒有制定因應之道並做調整,一旦市場開放,對國內稻作產業衝擊很大,停止實施稻穀保價政策並非不可行,但需要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可參考日本、歐盟、南韓等國家作法)。
5.有違誠信原則:常雲「人無信,必不立,人無品,必無用」,有關公糧收購價應否調漲爭議多時,農業部理應有足夠時間依體制循流程、將不贊成理由充分向卓院長稟報,卓院長既經「綜合研判」,最終明確承諾會在去年年底前,提出立法院「提高收購價格5元」主決議的完整配套方案,才讓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能順利進行後續付委及審查:之後,農業部提出的完整配套與該主決議有極大的落差(只提高輔導收購價1.5元),再度引發立委及稻農反彈,研擬先開公聽會再上街抗議,來回應行政部門的撕毀承諾;畢竟一個政策好壞,有很多面向,很難論定,除非明確「違法」,行政部門仍應遵守國會主決議,推動後若真發現有「窒礙難行」之處,再循序提出修正案。
6.官員習於信口開河:近來政府官員經常對國人作出許多承諾,最後證實是空頭支票。對此,不僅未見官方向民眾表達歉意,亦未見有官員為此負其責任(農電共生、進口雞蛋等弊端連連),導致官員敢大放厥詞,引發民眾普遍不滿。應建立「問責機制」並加以落實,才能讓官員謹言慎行,不再信口開河。
綜觀官方不贊成主要理由包括預算不足、國內稻米生產過剩、不利雜糧轉作等。事實上,朝野既然達成該決議,只要合理在經費上自然會給予支持;而國內力推雜糧轉作多年不如預期,應虛心檢討改進,而不是憂心尚未實施的調高公糧價格政策;至於是否造成種稻面積暴增(3萬公頃),政府有許多政策工具可以來防範,不必過慮。
解決方案建議可考慮(1)讓「公糧收購價提高5元」方案先行守住誠信,也實質照顧稻農,2年內若種稻面積確實暴增(超過1.5萬公頃),再來檢討調整;(2)提高收購價5元並請政府輔導稻農朝生態綠色低碳種稻轉型,符合未來農業發展趨勢。
提高「公糧收購價」係體恤稻農13年來面臨生產成本大幅增加的辛勞,非「肉桶立法」(pork barrel legislation);現行國內稻米產業確實存在諸多問題(如研發創新量能不足、天然災害頻繁、國內米食攝取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基層勞動力短缺、倉儲設施老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足 ),須積極推動糧食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 適地適種)、新品種育成暨推廣、稻米品質全面提升、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加強監測預警、產品多元開發利用、智慧化物流和倉儲、現行相關獎勵補助措施執行落差檢討修正等等(中國大陸透過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的政策體系,來調動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確保14億多人口的糧食穩供),這些都需要朝野大力支持,才能順利推動,達到真正照顧農民生計的目標;若一再糾結於枝微末節導致朝野對立,恐因小失大,對整體農業施政大不利,宜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