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急診不是「先到先看」!看診順序原來要靠「檢傷分類」,急診科醫師帶你看懂:最久要等2小時

良醫健康/ 陳宛欣 整理 2025.01.10 09:00
急診不是「先到先看」!看診順序原來要靠「檢傷分類」,急診科醫師帶你看懂:最久要等2小時https://ihealth.bwnet.com.tw/AC_Gallery/2024/08/13867806-2292-9435-f0de-8eb12650b09f.jpghttps://ihealth.bwnet.com.tw/AC_Gallery/2024/08/13867806-2292-9435-f0de-8eb12650b09f.jpg

明明掛的是「急診」,到了現場為何還是等那麼久?又或是發現,別人比我晚來,怎麼醫師先幫他看診呢?事實上,急診不是門診,本來就不是「先到先看」,而是要根據「檢傷分類」快速評估並將病人分級,建立優先就診順序,以即時搶救重症患者的生命。急診怎樣才算急?什麼是檢傷分類?就由振興醫院急診醫學部代理部主任田知學幫你解惑。

急診科醫師都在做什麼?

在了解檢傷分類前,民眾對於急診科醫師可能沒有太大了解,其實急診科醫師僅在急診室與患者短暫接觸。舉例來說,一位急性盲腸炎的患者來到急診室,因疼痛而不耐煩地催促看診,而這時急診室醫師或護理師需仔細檢查,找到問題並轉診給一般外科進行手術;當患者的血壓極低、心跳微弱時,或許要成功診斷出是高血鉀這病因,並通過緊急用藥穩定狀況,最後由腎臟科接手進行緊急洗腎。

由上可知,急診醫師的專業不僅在於進行CPR,更在於事前的「拆炸彈」,即在緊急狀況下迅速找出問題並化解危機。

什麼狀況才叫做「急」診?原來有5分級

急診這個「急」字,對於醫療專業與患者的理解可能不同。對於醫療專業,急診的定義是病情緊急需要立即處理,但對於許多患者來說,只要心裡感到急迫就會選擇去急診,因此產生了許多誤解。

如會有人在晚上無法找到診所或門診時,覺得身體不舒服或沒有力氣,便來急診尋求幫助。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因為不想花費計程車費用,而叫救護車到急診,這種情況在急診室中每天都在發生。

其實,急診的核心是優先處理最緊急的情況,而不是先到先服務,須根據「檢傷分類」,將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為五級,建立就診順序。


病情輕重

可能等候時間

定義

第一級

立刻急救

復甦急救

病況危急,生命或肢體須立即處置

第二級

危急

10分鐘

潛在性危及生命、肢體及器官功能狀況,需快速控制與處置

第三級

緊急

30分鐘

病況可能持續惡化,需要急診處置。病人可能伴隨明顯不適的症狀,影響日常活動

第四級

次緊急

60分鐘

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或某些疾病之合併正相關,需要在1~2小時處置,以求恢復,避免惡化

第五級

非緊急

120分鐘

病況為非緊急狀況,需做一些鑑別性診斷或轉介門診,以避免後續之惡化

肚子痛、發燒?什麼狀況才應該去急診

根據上述檢傷分類,我們可以知道「第一級」需立刻處置、無需等待,但究竟出現什麼症狀、情況會被分在此類呢?

【第一級】

患者症狀包括:心跳、呼吸停止,肢體及嘴唇發青、發紫;體溫>41℃或<32℃;無意識、意識混亂,如:對疼痛刺激無反應、只能呻吟或說單一字句、只有疼痛刺激才會睜眼
持續抽搐且無意識。

【第二級】

患者症狀包括:急性意識狀態改變(語言與動作遲滯,但尚可溝通);持續胸悶、胸痛且冒冷汗;低血糖(<40mg/dl);大量血便、黑便、嘔血;外傷造成之大量出血,頭頸軀幹骨盆部位血流不止;槍傷,頭、頸、軀幹鈍傷、穿刺傷,開放性傷口疑似骨折;高處墜落、車禍(乘客被拋出車外)、頭部撞擊後曾失去意識;突發性視覺改變;免疫功能不全且發燒;會陰部穿刺傷與大量出血,生殖器腫脹變形;外傷或接觸化學物質後出現的神經功能異常;化學物質濺入眼睛;疑似藥物過敏導致呼吸困難;螫傷,咬傷導致呼吸困難或意識改變。

【第三級】

患者症狀包括:走動時明顯有呼吸急促;經期逾期且腹痛;無法控制的腹瀉或嘔吐;外傷後肢體腫脹變形疑似骨折/脫臼;咖啡色嘔吐物或黑便;高血壓(收縮壓>200mmHg或舒張壓>110mmHg)且沒有任何症狀;抽搐後意識已恢復;廣泛性紅疹/水泡;毒氣或其他氣體吸入,無呼吸窘迫徵象;急產(宮縮>2分鐘)。

【第四級】

患者症狀包括:局部蜂窩性組織炎解尿疼痛但沒有發燒;陰道點狀出血;急性咳嗽但沒有發燒;發燒但無其他不適;反覆性疼痛或暈眩;持續性打嗝;厭食/缺乏食慾,生命徵象正常。

【第五級】

患者症狀包括:習慣性便祕;慢性腹水,欲抽腹水;肢體水腫,生命徵象正常,無其他不適;慢性噁心、嘔吐或打嗝;直腸內有異物但生命徵象正常;關節腫;輕微擦傷,瘀青,軟組織受傷;螫傷或咬傷,但無發燒或疼痛不適;陰道分泌物,生命徵象正常且無其他不適;過敏、鼻塞;慢性失眠;輕微腹瀉,無脫水現象。

為何急診總是人滿為患?

許多人抱怨在急診室等候時間過長,甚至出現爭吵,但事實上,急診科的資源非常有限。台灣的健保制度讓許多人習慣了便利,但急診室不能拒絕任何患者,即使有些並不是真正緊急的情況。相較於日本急診室通常都是重症患者,患者也不會隨便進入急診。

實際上,急診室擁擠的原因與護理師人力不足密切相關。若不正視並解決這一問題,急診擁擠的情況將持續惡化,未來十至二十年後,當我們自己需要依賴醫療服務時,護理人力可能更加匱乏。

最後提醒,急診的核心是優先處理最緊急的情況,而「不是先到先服務」。如果患者對自己的檢傷分級有疑問,可以隨時詢問醫護人員。透過田知學醫師的解惑,讓民眾能理解急診室的運作方式,並在需要時耐心等待,將有限的資源留給那些真正需要急救的人。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延伸閱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