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遭遇「職場霸凌」怎麼辦?要如何調適情緒?諮商心理師帶你了解!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5.01.07 22:00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一名公務員去年11月初在辦公室輕生,員工出面爆料有職場霸凌,公部門霸凌案自此連環引爆,成為社會關注焦點。職場霸凌是現代工作環境中的一大毒瘤,不僅影響個人心理與生理健康,更可能擴及整個職場氛圍。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職場霸凌通常指在職場中持續且系統性地對特定對象進行心理、語言或行為上的攻擊。顯著特徵在於持續性與反覆性,單一偶發事件通常不構成職場霸凌,但當特定行為經常發生時,即可被認定為霸凌,通常會有以下幾種方式。

5特定行為就是霸凌

❶語言霸凌

語言霸凌是職場中最常見的形式,包括揶揄、嘲笑、羞辱或使用貶低性詞語,把粗口當成口頭禪,動輒以侮辱性字眼評價人員。嘲諷同事的外貌、能力,甚至人格,更甚者,使用污辱性詞彙,如「垃圾」、「豬」、「笨蛋」、「呆子」、「廢物」、「狗改不了吃屎」、「叫你廢物還侮辱了廢物」、「你是白癡嗎?」攻擊被霸凌者的尊嚴與自信心。

❷名譽抹黑

透過散布謠言或誹謗破壞對方名譽,例如指控他人「靠關係」或「靠不正當手段」取得成就,這種行為在演藝圈等競爭激烈的產業尤為常見。韓國明星雪莉就因持續遭受網路霸凌,罹患憂鬱症、恐慌症,甚至社交恐懼症,在巨大壓力下選擇輕生。

❸冷暴力

沒有激烈衝突、沒有怒吼叫囂,但完全忽視員工,讓他孤立無援。冷暴力形式包括忽視、孤立或排擠,例如,辦公桌旁沒有其他同事,不派工作給他,不讓他參與重要事務或社交活動,開會故意不通知。

❹吹毛求疵與過度批評

有些霸凌者會在工作上對同仁進行過度苛責,例如無休止地挑剔細節、過分要求完美,甚至以羞辱方式強調被霸凌者的不足。這種行為打著「希望你進步」的旗號,實則損害對方的尊嚴與信心,讓被霸凌者感到羞愧,甚至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

❺指桑罵槐與隱形霸凌

不指名道姓地使用諷刺性語言,語言間讓員工覺得自己被針對。例如說:「有些人就是臉皮厚,怎麼趕都趕不走」,這些語言雖然沒有明確指向誰,卻會讓當事人感到受威脅。

身心受創,削弱職場效能

林萃芬指出,職場霸凌對被霸凌者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心理到生理,甚至在離開工作環境後仍難以完全恢復。被霸凌的人通常感到焦慮、憂鬱、低自尊,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可能會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覺得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無法融入集體生活,有強烈的孤獨感,想要逃離。

對於被霸凌者而言,內心的無助感與恐懼感不斷累積,被負面情緒吞噬,即便離開了這個環境,依然留下無法抹去的陰影。比如可能擔心下一份工作中,再度遭遇同樣的情況,害怕再次被孤立、排擠或受到惡意對待。這種經歷會讓他們對人產生不信任感,無法完全放下心防,害怕再次遭遇同樣的處境。

❶心理影響

被霸凌者常出現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加上低自尊、自我懷疑,甚至喪失對人際關係的信任感。長期處於霸凌環境中,可能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對新的工作環境也充滿恐懼與不安。

❷生理反應

心理壓力長期累積可能轉化為生理症狀,如失眠、手抖、心悸、冒汗、食慾不振及呼吸困難等;有些被霸凌者甚至在聽到霸凌者的聲音或腳步聲時,會感到強烈的恐慌,這種恐懼感可能會引發焦慮發作,讓他們難以集中精神完成工作。

❸削弱職場效能

霸凌行為不僅對被霸凌者造成傷害,還會破壞整個團隊的工作氛圍,使得員工士氣低落,影響工作效率。即使目睹同事被霸凌,也感到不安、焦慮和挫敗,無法置身事外,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這種工作氛圍會削弱團隊的凝聚力,阻礙信任,影響整體表現。

調適受傷情緒,培養復原力

人受到創傷後,會發展出不同的應對方式。有些人可能變得尖銳、具防衛性,有些人可能過度討好他人,也有些人變得過度警覺,或對周圍的人產生敵意,有些人則變得冷漠,另一些人可能會對他人的行為過度解讀,認為每個動作或話語,都可能帶有負面意圖。

林萃芬提醒,諮商目標是重建自信心,恢復對他人信任,重新正向解讀他人的行為。諮商心理師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調整策略,如果被霸凌者原本是健康開朗的人,幫助他們恢復以往的特質;如果本來性格內向且退縮,這樣的特質可能會因為創傷而加劇,需要協助他們重建自信,並發展更健康的人際互動模式。

面對職場霸凌時,重要的是學會調適內心的無奈與憤怒情緒,尋求支持和適當的紓壓管道,讓自己從創傷中復原。

首先,重建自信。認識到自己內在的價值,理解霸凌所帶來的創傷及深層影響。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被霸凌者可以逐步恢復對他人和社交互動的信任,重建積極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人際關係。

其次,減輕生理反應。當被霸凌者引起嚴重生理反應,例如過度焦慮、情緒低落、恐慌發作等,除了暫時停工好好休息,也可配合專業的心理諮詢和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逐步減少恐懼與焦慮,讓自己重新穩住情緒,並在面對壓力時保持冷靜,減輕生理反應的強度。

最後,在不破壞關係的情況下維護自身權益。面對困難情境時,使用中立語氣表達,找到適合的表達方式為自己發聲,遇到類似情境時,心理師會和被霸凌者一起討論如何有效應對,既能保護自己,又不會過度警覺或傷害人際關係。

例如,當遭遇冒犯或不適當言語時,學習使用中立語氣回應,如:「我覺得這樣的說法讓我不太舒服,希望能用更合適的方式來溝通。」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維持正向交流,避免過度退縮或過度警覺。

建立平等尊重的職場文化

林萃芬呼籲,職場霸凌現象應引起更多重視,政府應建立有效的機制來保護員工的心理健康,讓員工在安全和尊重的環境下工作。除了協助被霸凌者,也在於對霸凌者行為的矯正,更在於職場文化的改變,勞動部與相關機構需強化反霸凌宣導,推廣《職業安全衛生法》的實施與健康溝通培訓,建立尊重的職場文化。

主管的觀念轉變是關鍵,採用彈性語氣取代叫罵威脅,才能減少因管理不當而導致的心理創傷。霸凌者本身也需要受到幫助,有些人苦熬多年終於當上主管,只會以高壓方式管理員工,很需要心理輔導的協助;透過培訓幫助學習中性語言,不以羞辱或貶低員工來建立權威。

高壓型主管喜歡使用命令句,例如「你照著我說的話去做」、「你給我現在馬上做出來」等,不妨把「命令句」換成「可能」或「或許」的商量句型。例如:「我有個想法,也許你可以參考一下。」讓說法更彈性,也能達到「主導事情進展」的目的。「面對這種情況,或許你可以採取什麼做法。」讓表達較婉轉。

林萃芬提醒,遭職場霸凌帶來的委屈與憤怒,如果讓情緒劇烈的擺盪,無法靠自己緩解,應及早尋求諮商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幫助。透過心理治療,被霸凌者可以逐步梳理內心的感受,照顧心理健康,尋回平靜的生活。

(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職場霸凌每個人面對方式不同!常見4類型 了解自己學習拒絕、尋求幫助

年關將近趕工作又要應酬聚會 壓力好大怎麼辦?4步照顧自己身心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39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