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剛尿完又想尿,小心間質性膀胱炎找上你!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慢性非細菌性膀胱炎,通常會有解尿疼痛、下腹痛、頻尿、急尿等症狀,因為狂跑廁所,讓患者的生活品質、睡眠品質皆大受影響,甚至無法工作。《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醫師解析間質性膀胱炎的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她來看診時,已經歷了超過5年以上的就醫過程。她的症狀反反覆覆,大部分是在憋尿之後,會覺得肚子痛、解尿不順、解尿疼痛的狀況。」
台中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醫師蔡青倍表示,曾有病患罹患間質性膀胱炎而未成功診斷,幾年間看了不下10家醫院,一開始在吃藥之後症狀會改善,但是漸漸變得沒有什麼效果,患者每天都解尿超過30次,已經有1年沒有辦法工作,只能四處求醫,生活相當痛苦。
後來經過膀胱鏡檢查之後,最終才確定為間質性膀胱炎。蔡青倍說,除了給予口服藥物治療之外,也建議患者使用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患者非常配合,在第1個月每週都按時回診,接受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
「有一天,她很開心地回來門診,因為她已經順利找到了工作了!」蔡青倍說,患者覺得那一個月是幾年中最大的轉折點,每次的排尿量逐漸改善,也比較有辦法出門。在狀況較穩定之後,慢慢拉長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的間隔,從1個月灌1次,調整為2、3個月灌1次,患者也不再需要使用止痛藥。
「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是一種慢性非細菌性膀胱炎,患者通常有超過6個禮拜以上的不舒服。蔡青倍說,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表現與細菌性膀胱炎類似,包括解尿疼痛、下腹痛、頻尿、急尿等,因為一直想要上廁所,使患者的生活品質、睡眠品質皆大受影響,甚至無法工作。
間質性膀胱炎在女性族群較為常見,8~9成都是女性病患,而且相對年輕,平均年齡約40幾歲。蔡青倍說,因為長期有頻尿、解尿疼痛、下腹痛的困擾,因此有些人覺得,間質性膀胱炎病人的生活品質比洗腎病人還要差。
間質性膀胱炎在一開始的症狀比較模糊不清,而且反反覆覆。蔡青倍說,有些病人是在性行為之後或是月經來之前出現症狀,所以很容易被診斷為泌尿道感染。因為在接受藥物治療後,症狀可能稍微緩解,患者就沒有再進一步接受檢查。根據文獻,間質性膀胱炎病人可能要經過7、8年,看過5~7位醫師,才有辦法確定診斷。
治療間質性膀胱炎,首先要好好了解自己,盡量避免誘發因子。蔡青倍說,如果發現某些食物、生活習慣會讓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發作,就盡量避免。平時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飲水、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間質性膀胱炎發作的時候,通常會需要使用一些藥物治療,包括止痛劑或是一些幫助膀胱、骨盆肌肉放鬆的藥物。蔡青倍說,「很多患者會詢問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這是利用玻尿酸溶液,幫助修復膀胱內壁的黏多醣層,降低尿液裡的刺激物對膀胱造成的影響。假使口服藥物治療或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仍無法改善疼痛,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一些侵入性治療,例如膀胱鏡水擴張手術、膀胱鏡注射手術等。」
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不需要麻醉,在門診就可以進行。醫師會利用導尿管將大約50毫升的玻尿酸溶液灌入膀胱中。蔡青倍說,灌注完畢後便會移除導尿管,患者就可以離院。經過一、兩個小時後,患者再解尿,排出玻尿酸。
因為玻尿酸的結構與膀胱上皮的黏多醣層類似,所以能夠暫時補充膀胱內壁的葡萄糖胺多醣層,重建膀胱內壁的功能,讓病人的症狀獲得緩解。蔡青倍說,剛開始的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是一週灌一次,大約一個月後,患者會覺得頻尿、下腹痛、解尿疼痛的狀況明顯改善。
目前台灣食藥署有核准多種玻尿酸,可用於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蔡青倍說,在選擇玻尿酸時,可以與醫師討論,建議選擇有多國使用經驗,來源及純化步驟標示清楚的玻尿酸,治療效益會比較有保障。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已納入健保給付,希望幫助更多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改善生活品質。
筆記重點整理
- 間質性膀胱炎患者通常有超過6個禮拜以上的不舒服。症狀表現包括解尿疼痛、下腹痛、頻尿、急尿等,使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甚至無法工作。
- 間質性膀胱炎在女性族群較為常見,大約8~9成都是女性病患,平均年齡約四十幾歲。
- 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首先要盡量避免誘發因子,如果發現某些食物、生活習慣會讓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發作,就盡量避免。平時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飲水、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 間質性膀胱炎的藥物治療包括止痛劑或幫助膀胱、骨盆肌肉放鬆的藥物。
- 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是利用玻尿酸溶液幫助修復膀胱內壁的黏多醣層。剛開始是1週灌1次,大約1個月後,患者會覺得頻尿、下腹痛、解尿疼痛的狀況明顯改善。
- 如果依然無法改善疼痛,患者可能需要一些侵入性的治療,例如膀胱鏡水擴張手術、膀胱鏡注射手術等。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為:明明剛尿完,馬上又想尿!治療間質性膀胱炎,玻尿酸膀胱灌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