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平(前海基會副秘書長、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
2025年1月有兩個攸關兩岸關係安危的關鍵時刻,一是賴清德總統的元旦講話,二是1月20日川普就任美國總統講話,或在特別場合發表對台灣及對大陸的政策講話。這兩個講話會影響2005年至2026年台灣、大陸、美國之間的互動,也將影響台海安危。
賴清德在今年5月20日就職總統講話上,發表「新兩國論」,其論述深深抵觸中國大陸的紅線,瞬間讓兩岸瀕臨一觸即發的危局,大陸以圍台軍演聯合利劍2024A,表達了強烈的反應。之後6月13日賴清德接受美國時代週刊專訪, 6月17日黃埔軍校校慶講話, 7月21日民進黨全代會講話,八二三炮戰紀念活動講話, 10月5日的「祖國論」及10月10日國慶講話都在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互不隸屬」。
1949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至台北,此後台灣與大陸分治,但在法理上,70多年來海峽兩岸的特殊情況,是內戰的延續,是一個國家(中國)的內部問題,中華民國的主權依據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是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
賴清德強調中華民國國土只及於台、澎、金、馬,是他個人的主張。此論述基本上違背了中華民國憲法國土規定,賴清德此論敘為何只能說是擦邊講敘,因為就法論法現狀就是卡在不能改變現行中華民國憲法。只有修憲才能改變現狀,但修改憲法需立法院三分之二的立法委員通過,再經全民公投二分之以上通過才能修憲,現階段民進黨政府朝小野大辦不到。
少數總統賴清德四年任期中不可能實現攸關兩岸安危關係的修憲,要講也只是自我安慰而已,現實最多只能讓他進行在台灣內部的「去中」活動。
但是賴清德踩紅底線的言論,會帶來台海的危機、並涉及國家安全問題。
中華民國的國家安全體系由總統負責,國安主要成員包括行政院長、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國家安局局長、陸委會主委及其他被邀請的人員。但國家安全策略最終是由總統決定。
1992年海基會與海協會達成的「九二共識」其重點在「兩會之間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意」,解決了台灣與大陸交往的障礙,當時我方用「兩岸關係」來定位雙方的關係,而非用「兩國論」來定位。在求同存異的原則下,雙方進行了人員交往、貿易、投資、文化、教育、觀光的互動,在馬英九執政八年期間達到高峰。不僅維護了中華民國主權,也達到了兩岸交流互動的繁榮。
賴清德今年所倡議的「新兩國論」,引發大陸聯合利劍2004 A 及2004 B兩次圍台軍演,軍機趁此越過台海中缐,軍艦直逼我領海24海里。
其實賴清德國安團隊中不乏明白人,如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在4月26日曾以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身分談「和平三要件」,一是經濟交流,2023年兩岸全年貿易額達2700億美元;二是制度整合,兩岸在WTO APEC等國際組織共同存在,雙方迄今簽署生效26項協議;三是價值共享:「若兩岸的核心價值共享越多,越容易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邱垂正並講述「從血緣、地理、文化而言,我們祖先來自對岸,我們是華人、漢人沒有問題」。
今年七月邱垂正親自主持陸委會新聞發布會,並對其副主委梁文傑在廣播節目中稱「兩岸實質就是兩個國家」的講法做出澄清,邱垂正在記者會上說明了「兩岸關係是就是兩岸關係」未來政府仍將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關係」。
綜和520至今,國安系統思維並未統一,代表民進黨國安團隊內對國家的前途何去何從,看法仍搖擺不一致。
身為總統,是國安方向最後的制定者。賴清德總統到現在仍捉摸不定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對台的政策的真正意向,循此也無從理解,大陸習近平主席對美台最新局勢應對策略,但是倘若賴清德1月1日朝向「兩岸關係」論述的正面發展開放,即可居三角關係中安全閥的樞紐地位,逐漸化解台海危機,達到「一言興邦」。(照片本報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