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振維/台北報導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當今世界的潮流,也是人類所面對最重要的課題,這是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的第一個國際雙獎,臺灣最大蝙蝠洞友善共存的故事,搬上國際舞台,讓世界再度看見臺灣。
該片透過紀錄片手法,以北部濱海公路為背景,在北部濱海公路約七十五K的路旁不遠處的山邊,有一處天然的洞穴,是臺灣現今已知最大的蝙蝠洞,鄧文斌形容蝙蝠洞是女兒圈,母蝙蝠群聚進蝙蝠洞(產房)產子,每年的五、六月,會有數十萬隻摺翅蝙蝠在此聚集,牠們皆為雌性摺翅蝠,為了繁衍下一代而來到這個洞穴,一直要到八、九月幼蝠長大後才離開。
這段日子,牠們進蝙蝠洞棲息、活動、獵食及哺育幼蝠,看似安全的天然堡壘卻潛藏殺機,由於高速通過的車輛常造成強烈氣流,嚴重威脅到蝙蝠進出洞穴的安全,許多年幼的個體更常在學習飛行與捕食的過程中便命喪輪下。
因此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希望能在不影響道路運輸功能的原則下,盡可能地為蝙蝠創造更為友善的生存環境。其中最為有效的做法就是「季節性降速」。在每年的六到八月間,晚上六點、七點左右的時段,將原本時速六十公里的速限調降為時速四十公里,也針對鄰近路段如海濱隧道等,預先設立警示標語,隧道內也設置了蝙蝠光雕投影,以不同的色彩呈現Q版的蝙蝠圖案,利用駕駛人的好奇心來降低車速。並和保育團體的合作,針對該區域進行蝙蝠生態調查,結合3D影像技術,描繪蝙蝠洞的內部全貌與構造,並將相關資料作為未來道路施工的參考。
導演鄧文斌說,拍蝙蝠是一個辛苦又危險的工作,因蝙蝠洞不通風,單向黑暗深不可測,洞有大、有小,有時要側身或爬行才能進去,而地上沼氣不斷的升上來,本來入洞要帶氧氣罩,礙於經費有限,只能戴含碳的口罩,因此每次收工時,鼻子、全身都是蝙蝠糞便的味道。
臺灣是北回歸線上的綠洲,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孕育臺灣成為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極高的地區。在臺灣目前已知的八十多種哺乳動物中,不乏許多全世界僅見於臺灣的特有種生物,而平時常為人們所忽略的蝙蝠,卻是臺灣種類最多的哺乳類動物,當中更有高達四十五%的比例為臺灣特有種,這次獲獎讓團隊的努力都被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