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missav 朱學恆 eko老婆

傳產導入新創科技 苗創中心發表25項成果

客家電視台/楊以諾 苗栗 2024.12.13 19:24
為協助在地傳統產業轉型,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近3年來,投入超過10億科技專案經費,成立苗栗產業創新推動中心,協助輔導苗栗地區,超過2千家業者,13日在苗栗縣三義鄉舉辦成果發表,共25項成果,包括耐摔陶笛、高抗靜電載盤等,也期盼未來能與在地有更多產業合作,帶動升級。 粉末冶金產品現在也能跨域,運用在電動車、醫材及半導體應用,苗創中心今年協助業者,利用多層複合材的奈米精密鍍膜,成功開發出高抗靜電載盤,延長載盤壽命3倍以上,可運用在半導體產業,還有利用異質材料混成技術,研發的耐摔陶土材質,讓陶笛更耐用。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 邱求慧:「主要是結合這個粉末冶金,跟鍍膜的技術,那就開發出了這種晶片,半導體的晶片,所需要的載盤,所以它在抗靜電,各方面的這樣的一個特性,可以讓載盤的這個壽命延長3倍。」 天春窯第三代 吳禹德:「期待我們之後的產品,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耐摔,那我們的像陶瓷陶笛樂器,就比較不怕小朋友不小心把它打破了,對,那可以更普及化一點。」 這是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推動苗栗產業升級成果發表,共展出25項成功案例,將智慧製造、機能纖維、AI,節能省水等多項研發成果,應用在苗栗產業,受到在地產業界支持。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 邱求慧:「我們就引進了一些,法人的一些科技的技術,幫助這些陶瓷一些傳統的產業,能夠運用最新的這些科技,來幫助他們提升競爭力。」 春田窯主 廖增春:「傳統產業的人比較不會推銷自己,當然希望說用今天這種方式,讓我們傳統產業能夠可以,慢慢的想辦法去凸顯自己,讓大家國人能夠看到我們,讓國人看到我們的意思。」 除了讓傳統產業跨足科技產業,在智慧農業也輔導業者,運用農業剩餘材料轉換成生物助劑,應用在草莓栽培上,提升產量1.5倍,減少30%用藥,產官學研攜手合作,期盼開創苗栗產業新篇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