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虎尾镇 美股 劉文楷警察

運動部打破「奪牌署」迷思? 台灣運動的轉機還是舊路重走?

報新聞/林 欣妮 2024.12.12 10:59
圖:體育聯合辦公大樓(圖片來源:Google Map )

記者 林欣妮 / 台北報導

隨著巴黎奧運不少運動好手奪牌、棒球12強奪冠等,讓台灣體育的關注度提升不少,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曾提到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推展全民運動,而行政院8月中宣布體育署將升格運動部,並計畫明(2025)年掛牌,用運動壯大台灣,但運動部的規劃,真的能提倡全民運動的同時,也能顧及到運動員的權益?

過去,體育署被戲稱為「奪牌署」,加上每次國際型賽事,只要有奪牌機會,各地方政府也會以獎金來鼓勵選手,奪牌當然值得被表揚及肯定,但政府的行為無形中讓運動成為以奪牌為評斷的標準,奪牌率高的選手資源獎勵相對多、越被關注的運動項目也能得到較多的資源,卻忽略了基層運動員的權益,包含場地資源的提供及面臨的困境,這些都是推廣運動時不可忽略的問題。

曾站在頒獎台上的台灣之光仍是少數,頒獎台的陰影處還有許多渴望站在光芒前的選手,除了給予奪牌選手肯定外,更該關注那些在運動場上揮灑過汗水的選手,並給予適當的協助與資源,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榮耀,而對於退休的選手可鼓勵他們轉任教練,將經驗傳承下去,這些都是需要國家從旁協助,要讓運動賽場上一時的榮耀轉為永恆,都需要國家當運動員的靠山,他們才能在賽場上無所畏懼向前衝。

未來,學校體育班是否歸屬運動部所管也是需要討論的問題,針對體育班學生的教育權益及所遭遇的問題,要如何與教育部分工解決,避免孩子被雙方「踢皮球」,最後面臨無助可尋的下場,是需要謹慎思考的問題。

運動員的生涯很受年齡影響,成為職業運動員後,為了專心訓練,除了訓練所需資源外,日常生活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對於有潛力的選手,國家要如何衡量並給予協助?此外,體育暴力長期存在各個運動場的角落,甚至存在國際賽場上,導致身心靈受創,更澆熄了熱愛運動的心,又或是不少成為蚊子館或演場會專用的體育館等,對於各種資源的衡量及分配、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國家的支持相挺,都是讓台灣運動發揚光大的核心。

運動需要的並非光鮮亮麗的口頭宣傳,也並非等到奪牌後才來思考如何提高獎勵或加強協助,而是從初期的訓練、中期的穩定資源到後期的生涯安排等,都能被重視。教育部體育署從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降編改組而成,今又計畫升格為運動部,甚至加速籌備中,運動問題長期以來都有,草率設立,恐讓運動部流於形式。

 

 

The post 運動部打破「奪牌署」迷思? 台灣運動的轉機還是舊路重走?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