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導演米洛·勞與瑞士影后烏斯娜.拉蒂(Ursina Lardi)共同編創的作品《每一個女人》,以極富挑戰性的方式,探索了死亡與生命之間微妙且不可分割的聯繫。劇場轉化為一個充滿哲思與情感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觀眾不僅是觀看者,更是生命課題的共鳴者與反思者。
與以往米洛·勞的尖銳風格不同,《每一個女人》呈現出一種輕盈而深刻的敘事,以看似瑣碎細語的形式展開;故事圍繞兩個素不相識的女人,一位是生活在現實中的影后,另一位是曾演過配角期望死前能再上台一次的癌症患者;因為疫情使得演出暫停的時刻,一封信件串連起她們,於是進行了一場直面生命本質的對話。這場對話是關於生命的有限與死亡的必然,它捕捉了人類存在中最真實的瞬間。
生與死的平等性
在現代社會,死亡似乎已被逐漸驅逐出公共語境,只被允許在特定的場合中低調地討論。然而,米洛·勞想挑戰這種禁忌。他認為,死亡不僅僅是一件需要「忍受」或「接受」的事情,而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實。我們為什麼不能直面它,甚至以藝術為媒介,展現它的真實呢?
《每一個女人》的靈感部分來自《每個人》(Jedermann),這部來自中世紀寓言劇每年都在薩爾茨堡藝術節上演,以宗教視角探討生死之間的永恆間隙。然而,米洛.勞將這個間隙縮短至一秒鐘,聚焦於那個臨終瞬間,直面死亡的存在與孤獨性。在舞台上,烏斯娜·拉蒂與影像中的海爾加·貝道形成對話,將死亡由一個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真實且直觀的體驗。
物件與生命記憶的對話
烏斯娜.拉蒂在舞台上展示的物品——老照片、書信、磁帶——成為過往生活的片段與見證,而另一邊巨石般的道具則象徵著死亡的沉重與無法抗拒。這些舞台元素在米洛.勞的巧思下,既是具象化的物質存在,又是隱喻性的生命暗示。
這部作品無故事、無情節,卻讓觀眾深深陷入其中。米洛.勞說過,在死亡面前,我們是平等的;因此,在生前,我們也應該是平等的。這樣的信念賦予《每一個女人》一種普世性的意義。生命的價值不再由外在的成就或地位定義,而是回歸到對存在本身的注視與理解。
從生到死的80分鐘
米洛.勞擅長將歷史、文化與個體經驗交織,而在《每一個女人》中,他聚焦於死亡在文化記憶中的核心凝聚力。就像名畫《伊卡洛斯的墜落》所呈現的,那種對死亡的旁觀與孤獨感,正是他想捕捉的。
烏斯娜說起她最愛的時刻——是一場戲結束第一次鼓掌前的間隙。這個時刻像不像一齣由生走向死的瞬間?在這個間隙裡,所有人都在等待某件必然發生的事,就像每個人都明白死亡必將到來那般。而整場演出,烏斯娜從舞台的左邊走到右邊,從近到遠,從生到死,在短短的80分鐘內,觀眾仿佛目睹了人生的濃縮版。這種凝視不僅是對角色的注視,更是對自身存在的重新審視。在這部戲劇裡,在死亡面前,每一個人都會感受到孤獨。
每一個人即所有人
《每一個女人》並非像米洛.勞的其他作品那樣將戲劇性事件重演在舞台上,它更像一場秘密的哲學對話,關於我們如何理解生與死,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求意義。米洛.勞用他的視角與創意,讓死亡這一沉重的話題在劇場中變得可以被談論、被看見,甚至被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