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李珠珢 wbcq eko老婆

【專欄】《羅生門》與現代認知作戰:多視角敘事中的真相與謊言

銳傳媒/ 2024.12.10 07:25

【專欄】《羅生門》與現代認知作戰:多視角敘事中的真相與謊言

 

黑澤明在1950年執導的電影《羅生門》是一部經典之作,通過多個角色的不同視角,揭示了真相的多面性和人類本性的複雜性。這部電影不僅在電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為我們理解現代敍事造謠和認知作戰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在《羅生門》中,黑澤明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結構,展示了四個角色對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一名武士的死亡和他的妻子被強盜襲擊的事件。每個角色的敘述都帶有強烈的主觀性,並且彼此矛盾,這使得觀眾難以確定真相。這種敘事手法揭示了人類在面對自身利益和道德困境時,如何扭曲事實以符合自己的需求和觀點。

[caption id="attachment_91174"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羅生門劇照,圖/維基[/caption]

影片中的一句對白「哪裡有軟弱,哪裡就有謊言」尤為發人深省。這句話揭示了人類在面對自身弱點時,往往會選擇扭曲事實以掩蓋真相的本能。在《羅生門》中,每個角色都因自身的軟弱和恐懼而編造了不同的故事,試圖掩蓋自己的過錯或提升自己的形象。這種行為反映了人類在面對道德困境時的普遍心理:當我們感到脆弱或受到威脅時,謊言成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

這一點在現代認知作戰和資訊戰中同樣適用。現代社會中,造謠者利用人們的恐懼、不安和偏見,通過虛假資訊來操縱公眾的認知。例如,在政治和社會議題上,虛假資訊常常針對人們的恐懼和不安全感,從而引發更大的社會分裂和對立。

「哪裡有軟弱,哪裡就有謊言」這句話提醒我們,在面對信息洪流時,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只有認識到自身的軟弱和偏見,我們才能更好地抵禦虛假信息的侵襲,追求真相,維護認知安全。

[caption id="attachment_91175" align="alignnone" width="1008"] 黑澤明執導畫面,圖/維基[/caption]

影片中還有其他一些對白同樣具有警示意義。例如,樵夫在描述事件時說:「人們太脆弱,對自己也太脆弱,才說謊。」這句話進一步強調了人類在面對自身脆弱時,往往會選擇說謊來保護自己。這種心理在現代資訊戰中被廣泛利用,造謠者通過操縱人們的脆弱心理來傳播虛假資訊。

另一句對白:「人如果彼此不相信的話,這個世界又與地獄有什麼差別呢?」這句話揭示了信任在社會中的重要性。當人們對彼此失去信任時,虛假資訊就有了滋生的土壤,社會也因此變得更加混亂和不安。在現代資訊戰中,造謠者往往通過破壞公眾對傳統媒體、政府機構和專家的信任,來達到其目的。

總結來說,黑澤明的《羅生門》通過多視角敘事揭示了人類在面對真相時的複雜性和主觀性,這與現代認知作戰和資訊戰中的造謠手法有著深刻的聯繫。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提高媒體素養,培養批判性思維,才能在面對各種資訊時保持清醒,辨別真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抵禦虛假資訊的侵襲,保護自己的認知安全。影片中的對白不僅是對《羅生門》中角色行為的深刻洞察,也是對我們在現代資訊戰中應對虛假資訊的警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