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女士能捨下世間情及累積的鉅額財富「翩然」而去,除了訝異、除了佩服,個人也給予尊重。只可惜,在她留給子、媳且公諸大眾的最後告別語中,卻未見她遺愛人間、對社會弱勢的一些關懷與救助。如果她能在所公諸於世的留言中,為弱勢的「他者」們多一些關注之情與遺愛作為,或許,對社會大眾而言,可更具有「正向的」生命教育之意義吧!(圖/取自網路)
作者/劉東皋
生命教育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教材。瓊瑤的自主性非自然死亡,在「安樂死」尚有相當爭議下,很難說她帶來的是正向或負向的影響。不過,在提筆之前,我還是很佩服她能全然放下而自主離世的勇氣。
認識瓊瑤的愛情小說,記得大概在就讀國、高中之際,讀的第一本書是我二姐買的「紫貝殼」。從此,因為二姐或大姐都會買她的小說,家中還常有皇冠雜誌,以致我大學前幾乎讀遍她當時創作的小說,愛情觀難免受到影響。當然,因而也自誤、並誤了她人的一些感情。直到接近知天命之年,才體會大和尚所言,誤以為的愛情,大都因「眼睛業障重」之故。
瓊瑤一生如其小說 充滿曲折而精彩
瓊瑤一生,與她曲折但不離奇的小說一樣,充滿曲折但精彩。人生的終點,她能以自主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也讓人驚歎。只可惜,她主動離捨掉一切情、一切可戀之物,最後留在世上的,仍是她「翩然一身」浪漫影像,卻未見大愛在人間。
極不願意說,瓊瑤一輩子的小說都在小情小愛中打轉。飲食男女,情愛緜緜,原是人之常情;但過了一定年齡,看盡生死浮塵、富貴煙雲,總要能有一點超脫。
三年多前因診所診斷疑似急性胃腸炎,看了兩個月小診所總不見好,因持續上吐下瀉無法吸收營養,體重下降了十二、三公斤,剩不到七十公斤。因幾近虛脫,不得不到台中榮總掛急診,檢查後當天即需住院手術,術後才知罹患惡性大腸腫瘤。為了尋求更多醫療意見,除了正統西醫系統外,也另尋自然療法醫師的意見。經查得腦神經外科專業的許達夫醫師也曾是大腸癌第三期患者,自行開了一家自然診所,便前往諮詢他的醫療意見。
三年多前去看許醫師,他已抗癌十八、九年,如今他年過七十五,仍持續以當初「發大願」的方式在為癌病患者看診;新近並將這二十年來所看診的經驗,再度寫成一本新書「癌症關鍵報告」。許醫師發的大願,我是受益者之一;至今,仍會將持續追蹤檢查的報告拿去給他細看並詳解。
許達夫醫師發大願 看診常講解兩小時
因為,一般大醫院的門診,即使在向病患說明檢查報告內容,大多也僅有一、二十分鐘,有時十分鐘不到。但許醫師詳細說明檢查報告時常達兩小時左右,甚至更多時間。而他初診之後的掛號費僅收五百元,有些經濟較拮据的患者,還會退還掛號費。雖然許醫師有他自然療法的一些診療方式,但病患仍可依自己的判斷決定後續如何接受治療。至今,筆者大都以西醫輔以中醫的方法醫治與療養,只去看診、並著重在聽取他對報告的詳細說明和治療建議。
二十二年前,許達夫得知罹癌後本無法預知自己還可以存活多久,但決定放下「名外科醫生」的各種外在聲名與賺錢技能,發大願來協助癌病患者;而他有別於西醫的診療與建議的對治方式,可說完全牴觸正統西醫的標準作業流程與「既存利益」的「獲利模式」,對他顯然是毫無好處、且又得罪眾多的西醫同儕;但他仍然決定放下過往名聲利益,循義理而行。
台中一家平安堂教會有位許舜瑜牧師,兩、三年前即為一些單親與家庭弱勢的小學生辦理免費課後輔導班。眼見社會上還有許多家長只能做最基層的清潔、餐飲等勞力工作,無法負擔小朋友放學後安親班的費用,幸好教會幫忙成立課輔班,而能讓家長安心工作到傍晚六點後才來接小朋友。只可惜去年教會場地遭房東收回而搬離原小學過遠的地方、小朋友因難以自行前往而無法續辦課輔班。
教會免費課輔班 協助弱勢家庭課後安親
原課輔班的一些小朋友,因家長經濟能力有限,有的孩子和單親媽媽只能住在幾坪大的小套房內,在學習上多少受到影響。但其實,許多小朋友都相當聰明且個性活潑,只因欠缺較足夠的經濟資源讓他們得以專注安心的學習,而在功課上落後班上同學。
舉一位許醫師、和一位許牧師為例,目的在說明,社會上確實還有許多需要、也值得救助的大人、小孩;而社會上還是有人願意不計俗世利益救治他人的身體或心靈。甚至如許醫師,二十年前明知自己身患重症,卻仍發願在自己力所能及時,幫助一個是一個。
就瓊瑤而言,她一生和平鑫濤經營皇冠出版社、製作發行流行影視劇、其所創作的愛情小說風行多時,也積累了相當的財富。對於她能捨下世間情及累積的鉅額財富「翩然」而去,除了訝異、除了佩服,個人也給予尊重。只可惜,在她留給子、媳且公諸大眾的最後告別語中,卻未見她遺愛人間、對社會弱勢的一些關懷與救助。
資本主義自由社會中,個人私產如何運用,本就依法而行即可。也可能,她及家人為善不欲人知,並不想將個人捐輸公益之行公諸於世。只是,她生前既知自己的「自主」離世之舉必將引起華人世界的關注,其留給粉絲或大眾的最後留言也必讓大家審視;如果她能在所公諸於世的留言中,為弱勢的「他者」們多一些關注之情與遺愛作為,或許,對社會大眾而言,可更具有「正向的」生命教育之意義吧!
.優傳媒關心您。珍惜生命,自殺非解決問題之道。若須諮商或協助,可撥衛服部專線1925,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劉東皋,祖籍山東齊東縣,台灣高雄人,淡江大學統計系畢、朝陽科大企管研究所碩士、大葉大學管理研究所管理博士。曾任經濟日報、台灣日報、新新聞周刊、台灣醒報,並陸續在中部數家私立大學兼課。2014年創辦自媒體中報雜誌至今,持續關注台灣社會表面現象的背後實相,記錄當代台灣社會的思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