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蔡哲明》雙城論壇有助緩和兩岸「惡意螺旋」

聚傳媒/ 2024.12.04 08:21

蔡哲明》雙城論壇有助緩和兩岸「惡意螺旋」

蔡哲明》雙城論壇有助緩和兩岸「惡意螺旋」

照片取自蔣萬安市長臉書

【聚傳媒「明」理專欄】鑒於民進黨當局導致兩岸關係緊繃之際,外界擔憂2024年的雙城論壇是否停辦,目前傳出最有可能的舉辦時間落在月中,上海市政府近日送出代表團名單,台北市府也將名單陸續向陸委會申請,也不排除讓蔣萬安與龔正以視訊方式同框,不論透過何時形式,都有助於緩和兩岸當前的惡意螺旋。

雙城論壇自2010年啟動以來,成為兩岸城市層級對話的重要平臺,即使面對台灣內部政治變遷和兩岸關係起伏,其交流機制仍保持穩定。隨著民進黨政府自2016年起對兩岸政策採取強硬立場,兩岸官方對話幾乎陷入全面停滯。然而,雙城論壇作為交流渠道,不僅避免了意識形態的對抗僵局,透過城市合作、經濟互補、文化交流等方式,逐步實現「民間先行、逐步深化」的策略,有助於緩和民進黨主導下的兩岸惡意螺旋。

突破兩岸僵局的契機

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陷入冰點,雙城論壇成為僅存的制度化交流平臺,以兩岸共融的的定位在於城市層級合作,議題涵蓋公共服務、經濟、文化、交通等民生領域,遠離敏感的政治議題。雙方能在兩岸共好的前提下,建立彼此信任,例如去年的雙城論壇,聚焦於後疫情時代的城市韌性建設與經濟復甦,成為突破兩岸僵局的契機。

民進黨政府對兩岸交流抱持敵意,但地方政府依然可以利用雙城論壇展現彼此合作誠意,雙城論壇不僅彰顯地方治理的靈活性,還凸顯了台灣內部的多元化聲音,不僅有助於緩和兩岸緊張局勢,也能作為台中或高雄等其他城市參與示範效應,展現民間合作的無限潛力。雙城論壇的最大貢獻在於促進基層穩定,才有機會推進官方層級的良善對話。

城市對話的實質功能

  雙城論壇作為城市層級的對話平臺,對於治理提供經驗交流,包括智慧城市建設、交通管理及公共衛生在內的多項議題,雙城論壇也為台北與上海這兩大城市提供了企業對接和市場合作的契機。以去年論壇為例,雙方討論了電子商務、綠色能源及物流供應鏈等領域合作,特別是在疫情後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背景下,也讓台灣中小企業能有機會透過上海這個國際化城市拓展市場。

台北與上海透過論壇共同攜手強化民生議題,展現兩岸合作的實質效益,例如教育交流以及醫療合作能讓普通市民直接受益,上海與台北的醫療機構在健康大數據和疾病防治領域的合作,已為雙方民眾提供了優質的健康服務,不僅有助於緩解部分敵意情緒,也是城市對話的實質功能。

回歸人心的民間交流

民進黨執政後利用極端政治勢力操作雙邊敵意,使得兩岸處於對立情緒,透過雙城論壇務實合作的成果證明,兩岸並非只能對抗,還可以在和平基礎上共同創造利益。雙城論壇的穩定進行,能夠跳脫台灣民眾對兩岸負面的意識形態,回歸一種正面形象的交流互動,有助於減弱民進黨政府的敵意宣傳。

  台灣民眾的觀念往往受限民進黨長期塑造的媒體框架,尤其掌握絕對的新聞資源,雙城論壇的實際成果包含經濟合作帶來的就業機會,兩岸同文同種的文化交流,能讓台灣民眾感受兩岸合作並非洪水猛獸。這對於長期受制於意識形態對立的年輕世代極其重要,能夠有效促進兩岸青年交流,雙城論壇的青年計畫,為兩岸大學生與青年企業家提供了交流實習的機會。在這些互動中,台灣青年能夠更直接地了解大陸的發展現狀,並在實際合作中打破刻板印象。例如,去年雙城論壇期間舉辦的青年創業大賽,促成了多個創新項目的跨海合作,展現了兩岸青年的共同潛力,不再受限政治意識形態而是回歸人心的民間交流。

在雙邊當前緊張的背景下,雙城論壇扮演著破冰者的角色,不僅突破兩岸僵局的契機、展現城市對話的實質功能以至回歸人心的民間交流,在在緩和民進黨主導下兩岸惡意螺旋的政治操作。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與兩岸內部結構的調整,期盼雙城論壇的成功經驗,能為未來共融共存提供深化路徑,也將成為推動兩岸和平的重要基石。

 

作者為專欄作家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