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基金會安排奧運金牌選手馬龍領銜的陸生團,從11月27日抵台展開為期九天行程,果真是單純的「兩岸交流」?抑或背後另有不可告人的貓膩?12月2日在台中棒球體驗營,中國學生硬將台灣隊的勝利,轉換概念成「中國台北隊」的勝利,許多人吞不下這口氣,痛批相關人等侵門踏戶「羞辱台灣」,不符合「為客之道」,但卻有些紅藍鐵粉無厘頭抬槓:「小氣!」、「缺乏自信!」、「無限上綱和政治化操作!」你會認同嗎?
[caption id="attachment_90239" align="alignnone" width="689"] 中國學生硬將台灣隊的勝利,轉換概念成「中國台北隊」的勝利,許多人吞不下這口氣,痛批相關人等侵門踏戶。圖/截自電視畫面[/caption]紅藍白口徑一致,攻訐綠營和相關側翼是「過激反應」、「泛政治化口水戰」,但旁觀者清的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一針見血指出,中國學生的口氣,就是中國官方一貫以來對台灣「居高臨下」的口氣,根據他過去的採訪經驗,中國學生這種操作,當然是來自中共官方高層的指導和授意。
矢板明夫補充解釋,稍早時中國桌球球王馬龍在隨機採訪時說:「我知道台灣隊拿了冠軍,所以我也希望在這裡有好的體驗」云云,「台灣隊」在中國來說,卻是一個「嚴重的政治錯誤」,回中國後,他們整個團隊都會被官方高層檢討或懲罰,因而他們當然要選擇適當時機,說一些「撥亂反正」的話語,來進行平衡。
中國北京當局定調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首度出訪南太平洋友邦,是「竄美謀獨」,包括加強共機擾台和即將上演的圍台軍演,都存在濃厚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連環政治算計,中國師生團敏感時刻來台灣進行所謂「交流」,當然不是純屬巧合,而是跟台灣內部協力者「套好招」的「一石多鳥」計中計。
世界12強棒球賽的冠軍,對台灣國家意識的凝聚、推進,特具歷史性意義,台灣隊一開始被各界低看、唱衰,而其他各國球員球衣胸口都有國家的名字,台灣球員胸口卻獨缺,因而關鍵性戰役,隊長陳傑憲打出3分全壘打,他在跑回本壘前,用雙手比出應該寫「Taiwan」位置的方框,許許多多觀看轉播的人都為之鼻酸淚湧,他這一棒打出的正是台灣人的悲願,被打壓、貶抑後吐出的一口怨氣,而不是球賽打爆日本國家隊的得分。
紅藍白相關同路人,對「中華隊」的偏愛,是因為體育歸體育的考量,無關政治嗎?這跟有些別有居心人士指控批判「中國台北隊」羞辱台灣是政治化操作,其實都是睜眼說瞎話的「意識形態掛帥」操作,馬英九基金會的大咖,真的不知曉中國師生團來台灣的目的是「搞統戰」和潑賴清德冷水?
台派大老林濁水在臉書指出,國際體育交流是很經常的事,不過馬辦安排馬龍來「中國台灣」交流,就很不同凡響了,馬說不是統戰,是來「傾聽台灣民眾心聲!」真了不起,也真詭異,體育健將被安排肩負「傾聽民眾心聲」的偉大的「非統戰」的政治使命,恐是空前未見過!
[caption id="attachment_90240" align="alignnone" width="616"] 馬辦強調台灣是言論自由社會,並表示也可以賀「中國台灣隊」,因為「我們都屬於一個中國」云云。圖/截自電視畫面[/caption]知情的資深黨政記者透露,復旦女生勉勵:「中國台北隊」「為祖國共同努力」,馬辦更是提油救火強調:也可以賀「中國台灣隊」,「我們都屬於一個中國」云云,在台灣意識高漲的風口浪尖,馬英九挾中國師生團正面對撞、挑釁真能「呼風喚雨」?難怪林濁水鐵口直斷說,馬氏的兩岸交流:愈交愈斷流。愈交,島上中國人認同愈流失。
目前身陷牢房的白營最大咖柯文哲,過去曾有名言金句:「人一綠,腦就殘」,觀察當前政治發展大趨勢,他的話形容紅、藍、白大咖和鐵粉,似乎更符合現實狀況,例如有將軍級深藍指鹿為馬攻訐,指控綠營喜歡汙名化「兩岸交流」,因為兩岸有交流,綠營「抗中保台」的神主牌就會破功云云。但從「台灣人認同/中國人認同」趨勢的大數據觀察,不難發現馬英九當總統八年,他自認這是兩岸關係最和諧的時期,相關的大開放、大交流,更是馬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吊詭的是,這段時間台灣人認同有飛躍式成長,反而是中國人認同雪崩潰散,如今不同立場民調的數據都在10%以下,馬英九長期以來被視為是「反指標」,確實非空穴來風或無的放矢。
再以賴清德出訪太平洋友邦的事件為例,中國外交部和國台辦同步跳腳痛批,並敦促美方「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美國對賴清德過境夏威夷,不僅高規格接待,當地報紙更以「台灣總統」稱呼賴清德,面對中國當局的「文攻武嚇」,美國和台灣政府已做了沙盤推演,中國北京以此來測試台灣的反應和美國的底線,但這種對撞,美國總統拜登和即將接任的川普會認慫嗎?
由於國會的朝野對抗,紅藍白聯手強勢碾壓綠營,衍生下年度總預算延宕和諸多亂象,許多中間選民深感不耐煩,相關民調賴清德滿意度出現小幅度下滑警訊,但在「台灣隊」獲得12強棒球賽冠軍,以及賴清德首度出訪,中國打壓力道不如預期,12月初的民調,賴清德民調又回到上升軌道。紅藍白大咖對民意動向和趨勢,真的還要當睜眼瞎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