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半人半羊的噩夢旅程《羊之歌》台中歌劇院演出

台灣好報/ 2024.12.03 16:39
▲柏格曼劇團《羊之歌》劇照,不甘作為宗教獻祭品的羊,踏進殘酷的人類世界,揭露人性本質的真相 ©Kurt Van der Elst

【記者 廖美雅/台中 報導】比利時柏格曼劇團的《羊之歌》是一齣講述一隻羊奇蹟般超越了演進法則,成為一個站立的羊人。牠有了人類妻子但不懂愛,產下畸型的孩子不會帶;從草原上單純的吃草,陷入無處安家、疏離失落的困境。創意天團本次來臺先於臺北演出獲得觀眾一致好評,對於舞台呈現風格與主角羊的靈活演出,好奇詢問到底是真羊或假羊。臺中國家歌劇院兩場於演前一週皆已售罄,將於本週末感受柏格曼劇團強大的創意,12月6、7日演出。

▲柏格曼劇團《羊之歌》劇照,羊追求變成人的過程中,已然踏上一條苦難的不歸路 ©Kurt Van der Elst

擅長以場景創造奇觀的柏格曼劇團,以東尼浩斯劇院的現地製作聞名國際,作品經常聚焦在大世界中迷失的小人物,在《羊之歌》中,劇團在舞台上設計了由右向左運行的輸送帶,角色們以反方向行走,象徵一條無法回頭的苦難之路。

柏格曼劇團過去曾以動物為主角暗喻人性,在《羊之歌》中,主角本質上還是一隻羊,牠脫去了天真、離開了羊群與牧場,面對半人半動物的居中狀態,飽受折磨、排拒、羞辱與痛苦。劇團希望藉此與「渴望成為另一個自己」的現代人產生共感,提供觀眾慰藉與宣洩,瞭解自己並不孤單。

▲柏格曼劇團《羊之歌》劇照,面對半人半動物的居中狀態,他飽受折磨和排拒的痛苦 ©Kurt Van der Elst

《羊之歌》全劇幾乎沒有台詞,班鳩琴的演奏貫穿故事,從牧羊人安撫羊群的琴聲,轉變為民謠、搖滾、電子風格,搭配教堂鐘聲、男聲合唱的中世紀聖歌,反映角色內心。偶戲和機械裝置的運用也是本劇一大看點,從眼睛、耳朵會動的羊頭,到不停哭泣抽搐的嬰孩,以及「潘趣和朱迪」(Punch and Judy)風格的傳統木偶戲,都為這個異色故事增添了「手感強、低科技」的時代感。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提到這隻想變成人的羊:「牠顛覆了羊群純潔、天真與脆弱的形象,不甘成為宗教裡最佳的獻祭品,也不再需要牧羊人指路的竿、懲罰的杖,離開了羊群和牧場,穿上了衣服,用2隻後腳站了起來,走進了人類殘酷和現實的『另一邊』」。(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文教 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