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記者蔡昀臻/台北報導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警政、檢調及關務單位合作,進行毒品原植物或走私植物的物種鑑驗與活性檢測,以確認引進或非法輸入的植物種類,並及時在國門關口攔阻,避免毒品原植物在國內進一步地擴散,或因非法的貿易行為造成珍稀植物野生族群的滅絕。
生多所表示,隨著臺灣與國際間經貿和旅遊的頻繁交流,國人或境外人士可以自由地進出國門,除了可能不小心將各類傳染病病原體帶入國內外,有心人士也會利用此機會非法夾帶毒品原植物或CITES國際貿易管制物種進出國門。該所自2014年5月(當時稱為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起,以行政協助方式為國內警政、檢調或關務單位進行毒品原植物或走私植物的物種鑑驗。2015年起至2021年止,每年約有10件左右之此類案件送驗,但自2022年至2024年,送驗案件數明顯成長,其中成長最多的是大麻(Cannabis sativa L.)。這樣的變化與近幾年經常看到警政單位破獲非法種植大麻的新聞報導相吻合,大麻已然躍升為國內最常見的毒品原植物。
生多所說明,近幾年一些國際上新興流行的毒品原植物,如:迷幻鼠尾草(Salvia divinorum Epling & Játiva)、迷幻蘑菇(Psilocybe cubensis (Earle) Singer,又稱古巴裸蓋菇)、卡痛(Mitragyna speciosa Korth.)及恰特草(Catha edulis (Vahl) Endl.)等,接連被警調單位查獲,生多所利用DNA證據檢測分析,協助檢警單位確認這些毒品原植物種類並予以銷毀,避免其在網路上販售,或在夜店等場所散佈,降低年輕人接觸這類新興毒品的機會。
此外,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為避免國際貿易行為造成瀕危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威脅,將公約保護的物種依據所遭受生存威脅分級管制,列名於三份不同的附錄中。國人所熟知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s L.)就名列於附錄二,常常有遊客因為對於CITES附錄管制物種不熟悉,在無出口國授予的出口許可證下攜帶入境,因而遭到沒收與裁罰。另外,有些植物在花卉園藝市場有很高的販售價格,因此有業者不惜以走私手段輸入國內,如蘇鐵類的藏米亞科(Zamiaceae)非洲蘇鐵屬(Encephalartos Lehm.)物種,這些蘇鐵類苗木動輒數千至上萬元;生多所亦利用DNA證據協助財政部關務署等單位檢測分析其確切物種,以阻斷這類走私途徑,進而能減輕原產國野生族群被盜採的壓力。
The post 拒毒於境外–生多所利用DNA證據 協助檢警海關查緝植物走私與毒品販運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