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氣味,聞起來有燒焦的味道。
那天,尚恩的弟弟從倉庫的火車上失足墜落而身亡。兄弟逃家之後,一直是以廢棄巴士為藏身處,面對不幸的遭遇,尚恩難以適切表達。座落於自閉症的光譜之上,尚恩有極好的空間想像能力,栩栩如生的場景記憶力,同時受限於發展障礙,缺少足夠的鏡像神經元,無法社會化,忽略明顯的人際關係互動特徵,很難察覺別人的需求,也造成了他與他的父親之間難以修復的鴻溝。
《良醫墨非》(The Good Doctor)改編創意來自韓劇,但除了基本主角人物設定,與其他角色的關聯性則已有許多差異。自閉症帶來偏移,絕對的冷靜與知識豐富,卻也可能瞬間被驚濤裂岸的不安擊垮,然而成為一流的外科醫生需要控制與準確,此間張力的拿捏就是戲劇性的幅度。如何取得戲劇性與現實感的平衡,我認為是《良醫墨非》的可愛之處。
飾演尚恩的佛萊迪・海默,把角色的純真與困蹇演繹得十分深刻。面對外在環境突如其來的變化,抑或暫時無法解決的矛盾狀況,尚恩非常容易受到影響,可能以肢體不受控制的重複行為抒解衝動。外科醫師需要冷靜的心與穩健的手,若是無法專注、無法快速調節機能狀態,必然會遇上大麻煩,也引來眾多質疑,懷疑他是否能勝任。
外科的世界與韓劇原版設定的小兒科背景相比,皆需要練習人際觀察與精準的手術,複雜與難度過之而無不及。美劇更注重以單元劇的方式推動,角色之間較無其他相近的類型劇那般牽扯不清,但仍以引入的案例保有類型劇的特色,並從中顯示角色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主要的做法是藉由揭露外科實習生的個人背景、加上彼此的合作與競爭,來給予劇情刺激;設定的實習生身份,也使得各種協助的人與事能順暢導入。整體而言,猶如能控制條件變因的迷你試煉場。
情緒無法察覺的細膩人際探戈,就交給「認知」代償吧!認知是尚恩極力拓展的領域,那樣的判準卻也是困於微妙情感的凡人你我,分析問題時所需要的能力。尚恩所無法輕易解開的謎題,像是「輸入的訊息」如何消化得到「輸出的行動」,都帶我們一窺那個人人皆有、卻千變萬化的祕密心靈玲瓏盒,以及它各種可能的運作方式。
外科,有時是近乎藝術與神啟的技法,有時卻正好凸顯了人的無能為力。隨著劇情推進,我們會發現善意的網絡正是故事得以訴說所必須根植之處,無論接受什麼身份定義,我們都必須依賴彼此的好意過活。怎麼樣是一位「好醫生」呢?墨非以他的強項與脆弱告訴我們,錘鍊修復身體的完美技藝時,心的重量也不可偏廢,畢竟,我們如何評判一件事的輕重緩急,是認知與情感的綜合決策,而這也是生活的重要真理。
作者/傅淑萍
現為「我們的教學事業有限公司」講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IG「樂遊原(@leyou_yuan)」共同經營者。曾任聯合報文學寫作營講師。曾擔任聯合盃作文大賽閱卷與命題老師。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副刊/《良醫墨非》:觀看現象的練習
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