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eko老婆 美元匯率

【台灣文學的下一步(一)】專刊分享之7

銳傳媒/ 2024.11.23 04:30

【台灣文學的下一步(一)】專刊分享之7

 

◆專刊主題:書寫台灣的靈魂──「多向量」中的哀愁與重生
◆專訪時地:2024/ 7/ 26,桃園大溪「人生禪」道場
◆主辦單位:人間魚詩社
◆主 持 人:副社長,詩人石秀淨名
◆受訪作家:小說家詹明儒,真理大學前台文系主任錢鴻鈞
◆採訪撰文:主編,詩人郭瀅瀅
◆採訪攝影:攝影師郭潔渝

郭瀅瀅:詹老師認為,政府應該如何具體支持台灣文學?

詹明儒:其實,在寫作的當下,我想的是努力把作品寫好。但努力寫好之後,作家其實也需要得到鼓勵;作家若沒有掌聲,是非常寂寞而「百年孤寂」的。像今天來這裡受訪,就是很大的鼓勵,但個人能力很有限,因此如剛剛所說的,如何將作品推上國際舞台?這就需要國家的力量。但需要政府幫忙、尋找的不是暢銷的作品,而是冷門、不受重視,但真正能體現台灣精神、凸顯台灣主體價值、寫出台灣靈魂、海島文化風貌的作品,這才是文學的鑽石。

至於推廣的方法,是透過國家力量獎助媒體製播,包含改編成電影、電視或動漫等,擴大閱聽層面,同時推向國際舞台。就算不能得獎,卻也能讓世界看到台灣的「軟實力」;這種方式,韓國做過了,並且引發了一番風靡各國的「韓流」現象。1998年的韓國做得到,現在的台灣,更應該做得到才對。不僅詩、散文、小說作品,相關的台灣工藝品也可以一起搭配推廣,一起帶動「台灣價值」的外銷。如此一來,也能讓作家的動力提升,並能因寫作維生、持續精進,創造出更好的作品,這是良性的循環。

文學與市場

郭瀅瀅:在創作的當下,兩位老師會考慮市場性嗎?

錢鴻鈞:創作對我而言本來就是一種抒發,一定是把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吐露出來, 但也不代表就將虛構的本質給抹去。我認為還是要從自己的生活、生命經驗為出發點,這攸關於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族群有多少了解?了解多少,寫多少, 我個人是不會考量市場性,因為自己有固定的薪水,根本也不會在乎行銷、出版等問題,何況也常出現原以為會大賣的書,最後卻不如預期。但我相信目前的創作者,都還是憑藉自己的熱情,野生動物一般地持續創作下去,且自己所接觸到的都是嚴肅的文學作家,不會考慮到讀者和市場的問題。

但我認為不僅在嚴肅的文學需要持續提倡,通俗易懂的文學,人物傳記、台灣美麗的故事也都可以挖掘,以文學的手法加以表現出來,而不是一直流行那些虛偽的中國宮廷劇,或者一再地翻拍武俠小說。現在的出版、影劇界,都很蕭條,因為網路世界、電子化的流行。但我確實也是在FB上,獲得了一些讀者而被看見, 更是FB的關係而一篇篇寫下去。我的三本創作的書都是這樣子完成的,也可以說得利於電子媒體。

郭瀅瀅:詹老師剛才有提到,作家在努力完成作品後,也希望能獲得肯定。那您在意市場性嗎?您認為如何在文學性和市場需求之間找到平衡?

[caption id="attachment_88912" align="alignnone" width="1530"] 守寂書寫的歷史作家[/caption]

詹明儒:如果要在文學和市場性之間找到平衡,我認為自己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我通常只顧及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當然,若能有所平衡,作品既有深度又有市場,的確是很理想且完美的想法;但這對我而言是困難的,如果要費心找到平衡,我還是寧願選擇文學性、藝術性,並保有自己的個人特色。更何況,我曾經在小說中化身為「三峽某瘋子」,也就是寫作當下,是「瘋起來」的, 只會盡可能地將我想要表達的呈現出來,直接把「平衡點」拋到腦後。我相信很多有使命感的作家,最在意的不是作品的銷量,我也是屬於這種的。

對年輕世代的觀察

[caption id="attachment_88913"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歷史作家與禪修詩人的對映[/caption]

郭瀅瀅:錢教授,您提到自己有強烈的族群意識,在您的成長過程中,身份認知的形成過程是什麼樣的?您如何看待年輕一代對自身來源、對腳下土地、歷史文化的關切或理解?

全文刊登於《人間魚詩生活誌》第十八期。未完,請待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