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
西洋美術登載再生藝術等同垃圾藝術,但垃圾藝術不等同藝術垃圾,乍聽下好像似在繞口令;藝術之美是見仁見智的課題,然則,坊間針對藝術垃圾點名是讓視覺污染的藝術創作,係指由於不吸引人或破壞性的元素,朝某個空間、區域的美學品質造成負面影響,導致視覺環境的退化,它不時產生惡性循環,破除人們的美感經驗,以及夸姣的自然景觀。藝術垃圾無止盡地對感官品質的浸染中傷,是污染源複合而成的損害。
[caption id="attachment_88729" align="alignnone" width="1500"] 法國藝術家阿曼作品《酷手藍》1977。(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藝評家羅二松說,藝術垃圾擾亂了特定範圍的功能和享受,對於自然和生命體駐足地的破壞,限制了人類廣泛的生態系統,與其進展和繁榮的協調功用。縱然,藝術垃圾所導致視覺的污染,可能是非故意所引起的過錯,主要癥結來自美學貧乏的人為因素。傳染情景大多在不同的分析層面上表露出來,從個人感應的微觀例子到污損社會的宏觀問題。
[caption id="attachment_88730" align="alignnone" width="1152"] 法國雕塑家凱薩•巴爾達奇尼作品《壓縮》。(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之前探討再生藝術,獲得大眾的認同,對環境保護起一定的作用;再生的基本階段是收集廢料(垃圾),將其加工或製造成新產品,或者聚合、購買這類產品,然後這些產品本身也可以被回收的。再生藝術代表了一種變革性的創造力展現,廢棄的材料被重新想像成有意義的藝術表達,這種理念的推廣,契合藝術價值和永續性的傳統觀念,並為當代藝術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羅二松表示,藝文圈裡有不少人偏愛追求踔厲風發,為凸顯自己與眾不同,使他人無從企及,大膽嘗試創造標新立異,令人匪夷所思的作品,妄想傲視群雄,行徑執拗難免會製造出藝術垃圾。當然,藝術總是在企求超越障礙,產出無與倫比的傑作,但是,創意表現應在傳達情感、分享經驗,探索個人的思想和成果,最終提出支持性的觀點,表達對特定時代和文化的美學價值。
心理師分析,藝術垃圾有攪渾視覺的症狀,會引起負面反應,例如厭惡、噁心或憤怒,有分心、眼睛疲勞、意見多樣化和辨別力的喪失,也被科學證明會增加壓力並損害平衡。藝術作品的質量優劣乃是評價之核心,藝術垃圾大多不符合人們對藝術的一般期望,並且它可能在倫理上具有挑釁性、浮現惶惶不安,甚至在道德上讓人猜忌。
[caption id="attachment_88732" align="alignnone" width="1500"] 古巴裔美籍藝術家史蒂文•羅德里格,重組廢棄的電路板和電子零件,形成有機和機械的藝術。(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羅二松強調,表現主義藝術家席勒曾說:「從美的事物中找到美,是審美教育的任務。」當下文盲不多,美盲卻很多;藝術垃圾只會增加人們的精神緊張、惡化情緒,亮起健康警信,為窘迫環境平添非理性的困擾。優質的再生藝術作品會改變一般人的思考和感受,提高建設性的判斷能力,增強對昔日生活方式的同理心,與拓展人與人之間的寬容度,是身體、心理、靈性三方面寶貴的療癒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