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中鋼 館長跳車 賤內

濫用抗生素「超級細菌」怎麼出現的?醫:抗藥性最快「這時間內」就轉移

優活健康資訊網/馮逸華 2024.11.20 09:00


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一,每年造成500萬人死亡。醫師示警,抗生素抗藥性不僅影響人類健康,同時也威脅動物、植物與整體環境生態。若情況持續惡化,預計到了2050年,不僅全球每3秒就有1人死於抗生素抗藥性感染,台灣更將有3.3萬人每年因此而死亡,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因抗生素抗藥性而死。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特聘主治醫師張峰義表示,抗生素是用來對抗細菌感染的救命武器,但抗生素若服用不當,就會產生抗藥性,除了使疾病更難被控制,也代表未來若感染相同疾病,治療效果可能遞減。此外,濫用抗生素也是造成病菌產生抗藥性的原因之一。



抗生素抗藥性是什麼?

張峰義說明,當細菌對抗生素有耐受性,不被這些藥物殺死並存活下來,就是所謂的「抗藥性」。抗藥性的出現其實是一個自然的生物學現象,因為使用抗生素治療,而在細菌間造成了選擇性壓力,進而產生所謂的抗藥性菌株,這是細菌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之一。

然而,民眾和醫界常誤認為抗生素是萬靈丹,可以治療所有的感染症狀。張峰義指出,事實上,抗生素對於病毒感染無效,若不當使用及濫用抗生素,將會促使細菌基因突變,加速形成具有抗藥性的變種細菌,反而破壞體內正常的腸道菌叢,使營養吸收力減弱,導致免疫力越來越差。



抗藥性細菌最快1小時內就傳播

張峰義進一步提到,常見錯誤使用抗生素的方式,包括:

  • 不當服用抗生素,例如服用他人藥品
  • 服藥療程不足,不按照醫囑用藥
  • 抗生素劑量不足
  • 服藥時間間隔不當
  • 重複用藥

張峰義強調,當抗生素難以消滅經基因突變的抗藥性細菌,抗藥性細菌將會與未具抗藥性的細菌結合,「最快1個小時內就能將抗藥性轉移給原本不具抗藥性的細菌」,也因此造成抗藥性細菌加速傳播,當多種抗藥性細菌的病原體難以控制,就會產生「超級細菌」。

「很多人以為只有使用過抗生素的人,才會受到抗藥性細菌感染,這是錯誤迷思。」張峰義指出,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對人類、動物、植物和環境都會造成威脅,抗藥性細菌可以在社區或醫療環境中傳播,對所有人構成威脅。即使沒有使用過抗生素,仍可能受到抗藥性細菌的感染。



抗藥性細菌增近7成致死率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北榮感染管制室主任王復德表示,近年臨床觀察到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比例逐年升高趨勢,以台灣加護病房中最常見的屎腸球菌為例,從2007年到今年,抗生素抗藥性比例上成長了1.88倍,而第二常見的肺炎克雷白氏菌抗藥性比例,甚至成長了10倍之多,導致臨床治療困難,經常需要用到後線的抗生素治療。

王復德指出,台灣抗藥性細菌的比例持續增加,超級細菌如鮑氏不動桿菌(CRAB)被認為是台灣的頭號超級細菌,在醫院重症加護病房中,其抗藥性已達7~8成,患者常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此外,與一般細菌相比,感染抗藥性細菌的威脅性更大,相對致死率會增加66%,平均住院天數增加7.5天。

「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細菌感染,並不是消炎藥或是退燒藥。」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提醒,民眾一定要遵循醫囑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以減少抗生素抗藥性風險產生;日常勤洗手、注意身體感染徵兆及其併發症,採取預防措施來降低病菌引起的感染,間接減少使用抗生素的機會。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