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專欄】兩岸為提高稻農種植意願各顯神通!

銳傳媒/ 2024.11.20 10:17

【專欄】兩岸為提高稻農種植意願各顯神通!

 

稻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食之一,水稻種植在許多國家不僅是一種食物來源,而且是文化和經濟的基石。近年來,全球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狀況持續惡化,主要是因為全球人口不斷增長、氣候變遷、地區衝突、經濟衰退、糧食浪費嚴重等各種因素疊加交織的結果,尤其當經濟衰退時,人們的購買力下降,糧食需求減少,生產成本上升,加劇糧價波動,甚至難以保障基本糧食需求。

儘管台灣米食消費量減少,稻米仍然是台灣民眾的主食。近來台灣朝野為了是否應該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吵得不可開交,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甚至在立法院遭到卡關,最終在行政院承諾今年底前提出完整配套方案後,暫時停止爭議,然而對於這些年國內種稻成本提高,稻農所得偏低,農民種稻意願降低等問題,政府相關部會始終未提出具體的數據和有效的對策來改善這些現象(政府力推的「1集、2轉、3加3」措施,實際成果有待檢驗),卻執著於是否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實屬本末倒置!

中國大陸雖然為全球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年產量達6.95億公噸,但因人口高達14多億,且糧食生產面臨著耕地資源緊張、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等嚴峻挑戰,增產難度越來越大,使得大陸糧食供需長期處於緊平衡(2023年稻米進口量為263萬公噸),結構性短缺問題並沒有改變,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為了提高糧食自給率,除了建立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要糧食),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外,中國大陸糧食生產正在從過去拼資源,拼投入的傳統生產方式,朝依靠科技進步的綠色發展方式轉型。

[caption id="attachment_88561" align="alignnone" width="724"] 圖/截自you tube畫面[/caption]

同樣有感於稻米主產區(分13個主產區,7個主銷區和11個產銷平衡區)承擔了更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把大量資源投入經濟效益較低的糧食生產,種糧淨利潤僅維持在人民幣189.3元/畝,遠較蔬菜和蘋果畝均淨收益3073.66元和2477.8元低,農民年均收入僅1萬元左右,農民處於收入分配的「金字塔」底部,已經影響到農民種糧積極性,畢竟唯有農民種糧能掙錢,糧食生產才有保障(2022年,中國大陸稻穀每畝總成本為1361.91元人民幣)。為此中央政府每年發放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達數百億元人民幣,以穩定農民收入、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例如2024年廣西實施稻穀補貼政策性糧食收購,總量為80萬噸普通秈稻補助2.74元/公斤,優質早秈稻補助2.78元/公斤,優質晚秈稻3.14元/公斤)。

近年來為提高稻農收益和種植意願,不僅實施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稻穀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三大主糧生產成本和收入保險政策;強化以財政轉移支付為主的「縱向」補償機制;還積極建立糧食產銷區「橫向」補償機制,其中根據農業碳匯交易市場資料,由糧食調出省份按區域內糧食產量與消費量差額產生的碳排放交易量,確定主銷區支付標準,向中央上繳國家糧食安全補償金,再由中央轉移到糧食調出省份,對主產區的貢獻給予適當補償,該構想和作法值得參考。

未來的農業既要確保持續增長的人口得到充足的食物供應,還要保證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加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台灣稻米產業施政除了應透過科技創新(如生物育種、綠色植保、精準農業、農用生物製劑、數位農業、人工智慧等等),提高稻農生產效率和收益,提升稻農種植意願,並為農產品品質安全保駕護航,進而全面實施生態友好的可持續生產模式,確保糧食供應安全無虞。近年來兩岸競爭已從制度、政治、經濟、外交和國防,擴及農漁業和民生,由於政策偏誤台灣農業原有優勢正逐漸在流失,未來老天給台灣的考驗將更甚於過往;日本此次鬧「米荒」,除了極端氣候造成稻米減產外,稻米政策失誤也是重要原因,台灣政府應心生警惕,重新調整步伐,讓傳統產業跑出新姿態,別再浪費精力於公糧收購價格爭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