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從變局到轉機:台灣製造業的新選擇/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4.11.19 21:20

 魯云湘(國際事務研究者)

自全球化進程速度減緩以來,世界經濟逐步進入以貿易壁壘,以及供應鏈重組為特徵的「去全球化」時代。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與地緣政治危機,迫使各國優先考量本土經濟安全,並逐步減少對外依賴。在此局勢下,台灣製造業的高度外向型特性,正面臨諸多壓力,但同時也潛藏著發展機遇。

台灣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逐漸失去成本優勢,外加供應鏈的多元化布局,讓部分訂單可能向其他市場轉移(如越南)。然而,台灣的高端技術,仍在全球供應鏈中具不可替代性,尤其在半導體和關鍵電子元件領域,仍是其核心優勢。隨著供應鏈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被重視,台灣仍可進入明年以後,成為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國,穩定的供應者與合作夥伴。

因此,在去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以及區域經濟聯盟和供應鏈重組的崛起,全球經濟版圖將因此發展趨勢而有所改變。例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及美國推動的美墨供應鏈整合,台灣正面臨參與國際市場的關稅壁壘與競爭壓力。未能加入RCEP的台灣,特別是在與東協國家進行經濟合作時,容易處於不利地位。

然而,台灣可嘗試雙邊與多邊的經濟貿易協定,來彌補缺口,並充分利用自身在高端製造領域的技術優勢,成為協定框架中的重要供應來源。此外,東協國家的製造需求與台灣技術的互補性,為深化雙邊經濟合作提供了基礎。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墨區塊鏈的崛起對台灣的啟示深遠。在北美市場中,特斯拉原先規劃於墨西哥設廠,看重其地理優勢、USMCA關稅優惠、低廉勞動力成本,以及完善的汽車供應鏈,成為馬斯克布局的重要選擇。

雖然特斯拉設廠墨西哥的計畫,隨著川普擬加重對墨西哥的關稅而停擺。但這也反映出全球製造業,日益傾向區域化與本地化生產的趨勢,這對台灣製造業具啟發意義:透過參與區域供應鏈本地化建設,不僅可強化競爭力,亦能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衝擊。並以高端零組件與技術的供應優勢,避免在低端競爭中陷入劣勢。

台灣未來的經濟政策需圍繞三個重點:第一,技術升級和自動化轉型,以提高生產效率;第二,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彌補未能加入RCEP的劣勢;第三,通過全球市場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區域的依賴,實現穩定成長。

在全球經濟秩序調整的過程中,台灣製造業既面臨著分工重構的挑戰,也站在創新轉型的新起點。作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一環,其未來不僅是如何適應變化,更在於如何引領變化,成為新經濟秩序中不可替代的技術與創新中心。(照片翻攝示意圖)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評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